学术团体论文范文(优秀6篇)
学术团体论文范文 第一篇
在35年的教育经历中,我相遇、熟悉了许多“学术型教师”,像梅村中学的许伯敏、李德周,天一中学的胡琛、张颉,南通的李吉林、李庾南等,这些老师既有众多优秀教师敬业爱生的共同特征,更有“博学、深研、精进”等学术性特征。任校长20多年,还享受着一些前瞻又接地气的学者、教授的指导,像华东师范大学的霍益萍、陈玉琨,台湾师范大学的吴武典、陈昭仪,江苏的成尚荣、杨九俊等,与他们工作交流,聆听他们的主题讲座,不仅心潮起伏,更是收获满满。
在江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向“深水区”推进,又实质性进行“重压性改革——高考改革”的关键时期,厘清“学术型教师”的内涵,关注学术型教师的培育,确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一、关于“学术型教师”的概念性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线教师中,成千上万的“敬业爱生型”教师正支撑着基础教育的常态运行;在近十年的课程改革和各类“赛课”中,也活跃着一群“表演型教师”。剖析这两类教师,我们会发现,这两类教师中的相当部分,离学术型教师的内涵标准仍是有差距的。尤其值得警觉的是,某些“表演型教师”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上起着错误的价值引领作用:这类教师常以“创新者”的面貌存在,总是千方百计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如诵读“名人名言”谓之“教育思想”,编造“新概念”“新说法”谓之教育创意,以“包装”“打造”为教育改革的基本形式,以“轰动”“媒体报道”“领导肯定”谓之成果,这样的价值导向是危险的,必须予以当头棒喝。
在我看来,学术型教师与一般教师应有品质性区别,他们既有高校的文化滋养,也有长期实践的磨炼。他们不仅爱学生,也爱自己的职业生活,爱校园生活。他们内心宁静,心无旁骛,人格特征表现为“纯粹的教师”,他们的行为与浮躁、表演无关。他们虽然学富五车,但常态生活中仍以学习和研究为基本生活方式。他们对工作精益求精,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表现为儒雅、平和,言语间绝无显耀和狂傲之感,但绝对有自己的教育理解和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有自己的个性化教育语言。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们躬身深耕,形成了既有前瞻意义,又可仿效的教育样本,如李吉林先生的“情境教育”,如于漪先生的“教文育人”。
学术型教师,他们对职业之爱必是“从心底里长出来的”,因爱而生心,因爱而深情,他们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仰,他们必有“学生为本”的教育信念,他们的思维、行为都是为了帮助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深研”“精进”是他们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关于“学术型高中”和“學术型教师”的实践认识
当前,普通高中发展正经历着由外延到内涵的转变。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如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我们认为,文化变革是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育人模式的变革是走向优质特色的关键。
36年前,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天一中学和国内一批优质高中一起,开始了“超常教育”(台湾、港、澳称之为“资优教育”,欧美称之为“天才教育”)实验。在长期的教育探索中,我们和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欧洲、美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地的很多高中有了学术型课程的系统建设和学术型教师培养等方面的交流。2011年,我校成为江苏省14所创新人才试点学校之一;2015年,我们成为中国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学校之一;2016年,我校又成为省首批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课程基地联盟牵头学校。在STEM课程、AP课程、CAP课程、中学生发展指导等众多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大量研究了欧美(尤其是美国)一批“学术型高中”的课程结构和教师发展。2017年1月学校教代会上,我们明确了“高举‘学术型高中’旗帜,推进学校高水平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在深入的研讨中,我们对“学术型高中”和“学术型教师”培育有了一定的实践性认识。
1.关于“学术型高中”的内涵认识。
“学术型高中”(或者“学术性高中”)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准确定位其特征要素,逐步形成学术型高中的整体构建框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实践探索中有几个基本方向是可以先行界定的:
①有鲜明的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立精神;
②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适度;
③有完善的以追求卓越的学术素养与高尚人格为两大目标的丰富课程体系,有一定量的课程具有学术的前沿性、研究性,学生常态学习有较高的选择性、自主性;
④毕业生学术水平很高,绝大部分学生进入一流大学深造,学生关键性素养高;
⑤教师的师德修养与专业学术水平极高,有一批研究型教师,有一批具备跨学科开设选修课、指导社团活动能力的教师;
⑥有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
⑦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⑧有丰硕的课题成果和可推广的实验性项目。
2.关于学术型教师的培育。
学术型高中是学校高位发展的品质性定位。在实践中,我们对学术型高中的任务有了如下认识:选拔具有创造潜质的高中学生,进行整体设计、系统培养,努力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但办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寻找一些突破口,形成一些工作课题。近几年,我校“资优教育项目”“AP课程项目”“课程基地项目”“英才计划项目”“CAP项目”等“内涵性项目”的推进,显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办学影响。在众多探索性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也实质性锤炼了一批教师,形成了一批教研结合的学术型教师工作团队。2013年,我校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获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改革成果特等奖。2014年,“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我校学术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项目在省首届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中期评估时获全省第一名。
但在这种以项目为抓手的深度探索中,基础是有一批潜心教育研究,在关注学生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基于学科又能超越学科进行教学和教育的学术型教师。可以这样说,没有学术型教师团队的形成,绝无学术型高中的品质发展。实践中,我们逐渐对学术型教师提出了以下行为要求:对工作有无限热情;对课程建设和教育研究有无限专注;对学生潜力有无限信任;对每天工作取得一点进步有无限渴望;对每天来到教室中的这些具有特殊才能和天賦的孩子有无限欣赏。
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术型教师的培养是创建学术型高中的基础。
三、对建设学术型教师队伍的若干认识与建议
1.修正内涵定位,催生利于学术型教师健康成长的文化。
为什么我们缺少学术型教师?或许我们首先必须对学术型教师的内涵予以重新定位。我们认为学术型教师一定是具有深度教育理解,具有学生为本的教育信仰,潜心教育研究的职业人。其次我们必须着力培育有利于学术型教师脱颖而出的肥沃土壤。这种教育人的培养需要各方面文化机制的支撑,有保证其潜心研究的学术文化,从而催生由内而生的成长激情。我们应该为这种“学术匠人”的成长,提供学术型研究院、项目研究实验室、科研助理和丰裕资金……
长期以来,我们高度关注了教师队伍与校长队伍的普惠性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确实缺少那种长期潜心研究教育规律、研究人的成长规律,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校本性的教育哲学,实践模式形成了深远影响,教研成果具有超越地域性示范意义的学术型教师。扎根帕夫雷什中学33年、任校长26年的苏霍姆林斯基,潜心基础教育40多年、影响遍及全球的“三环理论学说”创立者——伦祖利教授,潜心研究“情境教育”40多年的李吉林先生等,为我们培育学术型教师树立了标杆。
2.优化培养课程,促进学术型教师的成批成长。
在大量的比较教育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教师培养基本着力于两个方向,一是学科教学的方法,二是学生管理的技术。而我们可以发现,欧美教师的继续培训更多指向学生发展需求和课程规划与建设。直至今日,我们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仍然比较传统,我们的继续教育则直面问题不够,主题研讨不够,形式主义偏多,培训方式仍是传授式为主。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许多优秀的一线教师其实并不缺乏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但确实还需要开拓教育的视野,涵养教师职业之文化根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之境界……一方面,我们必须着力优化师范大学的课程体系,从培养学科教师走向培养学术型教师;另一方面,必须着力改变继续教育的方式,从“一碗水”“一桶水”的培训走向文化的滋养,走向主题研讨,走向师生相伴成长……
3.优化教师管理,激励学术型教师自我成长。
由于编制的原因,基础教育的许多一线教师课务偏重,加上目前的升学机制和教师考核机制(如职称晋级、岗位聘任、教师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许多责任心强、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负担尤重。可以确认,负担过重使人肤浅。由此,我们呼吁,为了更好的教育,为了学术型教师的健康成长,相关部门应加强投入,优化目前的编制管理,让一些有学术型教师潜质的教师有时间反省,有空间遐想,有资金去学习。我们还应该优化传统的教师考核,抛弃一些形式,更多一些直面问题的研讨;减少一些功利评估,让我们的教师更多一些宁静;去掉一些过分的苛求,更多一些职业的愉悦,让我们的一线教师有更多自主的学习时间和自然生长的激情。
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7年6期
学术团体论文范文 第二篇
外语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影响因素的多面性。
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学习者个人主观因素和学习环境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习者个人主观因素
1.自我认知因素
自我认知因素是学习者的自我认识,包括主体感、效价、自我概念和能力自我知觉等。
主体感是指对外语学习活动中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的认识。
当学习者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则动机强;反之则弱。
效价则是对外语学习目的的认识。
如果学习者认为外语学习非常有意义,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很有帮助,则动机强;反之则弱。
自我概念是学习者对自己外语学习优与劣的主观意识,以及对外语学习成与败的评判等。
能力自我知觉是指在外语学习活动中对自己能力的判断。
它决定外语活动内容的选择。
如果活动难度适当,则动机增强;否则,动机减弱,甚至消失。
2.目标因素
在因果模型中,目标定向对动机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目标能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方向和努力方向,使之坚持从事与目标相关的活动,并促使学习者根据任务难度寻求相关的行动计划或任务。
因此,建立目标是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合适的目标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让他们感觉自己学习有进步、驾驭外语的能力逐步提高、信心不断增强,从而激化和培养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而这种巨大的内部动机能鞭策他们加倍努力,以达到目标。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者则会缺少方向感,缺失推动学习的力量,变得无所适丛。
3.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指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导致学习动机的改变。
情感因素复杂多变,常见的有兴趣、态度、焦虑和成就感等。
焦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交际畏惧、考试焦虑、负评价惧怕”。
适度的焦虑可产生较强的动机。
过度的焦虑则会导致学生过分紧张,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学习动机因此削减。
然而,过低的焦虑,则使学生动力不足,不能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
动机来自态度(融合性态度与对学习环境态度[4]),态度导致动机的产生,态度与动机成正比。
对英语学习持肯定态度的学习者会越发喜欢学习格式模板,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学,学习效率高,学习轻松愉快,学习动机很强,而且呈良性循环。
相反,消极态度的学习者会越来越不喜欢它,缺少动力,不想付出努力,学习效率低,学起来很痛苦,且呈恶性循环。
[5]成就感直接影响学习动机。
它就像“激活剂”,使学习者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乐于去挑战更为复杂高难度的活动,因此动机加强。
然而,当学习者经历多次“失败”后,没有了成功体验,因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放弃学习,因此动机严重削弱。
兴趣是动机中最活跃而持久的因素。
它是直接的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或深层动机。
这个内部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
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推动学习者主动地学习,而且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满足,从而形成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二)学习环境客观因素
学习环境因素是学习者自身以外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外语教师的影响、学习群体的影响、课程大纲的要求、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和家长的要求等。
其中,前面两者对动机的影响尤为重要,我们予以特别关注。
1.教师
教师是影响课堂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
Finocchiaro(1981)认为:动机是在课堂学习情境下,由老师激发起来的'情感[6]。
教师单调的教学方法,肤浅的教学水平,无趣的教学内容,沉重的作业,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学习动机。
相反,教师的热情幽默,渊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富有启发性的讲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鼓励性的语言,都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机。
2.学习群体
学习群体主要是指班集体和宿舍集体。
集体中的个体差异往往会成为学习动力。
在集体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对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着不容忽略的影响。
RodEllis(1994)认为友谊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7]。
Williams&Burden(1997:194)则说:健康的同学之间的竞争能在短期内激发学习动机[8]。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则能保持外语学习的强烈动机。
反之,则消减动机。
学术团体论文范文 第三篇
一、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学术研究能力是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从国际范围看,国际一流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所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某方面的專业知识,还要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自主深入研究某种学术问题,从事创新型的知识探究。“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对保证教育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1]教师的知识传授要取得好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大量的专业阅读和深入的专题研究。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不仅是培养了多少数量的毕业生,更重要的是所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创造新知识、探究未知问题只有通过自主从事深入学术研究,才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在本科生培养中系统进行扎实严格的学术训练,是培养有创新能力毕业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培养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应是省属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作为一名在省属高校工作多年的教师,笔者经常听到同事或学生这样的观点: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是研究生阶段的事情,针对本科生只需要做好教学就很好了;本科生专题研究学术训练是“985”“211”等一流高校的事情,省属普通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和一流高校不同等。而笔者认为:其一,在本科学习阶段进行系统扎实的学术训练,应该是省属高校本科生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一所大学。其二,无论国内一流高校还是省属普通高校,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都要坚持高标准,尽管学校层次有所不同,但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要求应该是相似的,这样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潜力。
二、本科教学中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路径
1.在本科教学中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作为本科教育培养的主要渠道,应该承担起系统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责任。在本科教学中,教师既要系统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系统的基本学术训练,包括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规范,如何查学术文献,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何展开问题分析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课程中的某个小问题,自主展开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让学生在进行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提出有学术创新价值的小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研究讨论。学生在多次训练的基础上,就能够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2.在教师科学研究中培养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
学术团体论文范文 第四篇
[摘要]该研究从国内外学者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出发,通过参考已有的内容分析框架和阅读935篇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的题目提出了初步的分析框架,经过3轮测试和对国内10位专家的德尔斐意见征求,确立了最终的内容分析框架,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4个一级维度及其子类。该框架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也能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教育技术。
[关键字]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059-07 [DOI]
对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在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促进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内容分析的核心在于建立分析框架,它决定着整个研究的方向与质量。本研究以1995-2004年美国产生的935篇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内容分析框架,尽力做到系统、科学和严谨,保证同一维度中的类目具有互斥性、完备性和较高的效度。
一、分析框架的初步提出
1.从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出发,确定主要分析维度
本研究基于刘美凤教授的教育技术的广义定位理论和AECT'94定义及其他一些美国学者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教育技术的广义定位理论认为教育技术的知识构成包括三方面:教育技术知识I和教育技术知识II属于研究内容方面,教育技术知识III属于方法论方面。该理论还探讨了教育技术的知识来源问题。那么,美国博士论文到底研究了教育技术知识中的哪些内容?采用了哪些方法?依据了哪些理论,或者利用或转化了哪些学科的知识?所以,分析框架拟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3个一级维度。
AECT'94定义分析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和影响这些范畴的主要来源,以及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因此,在框架的“研究内容”维度,可以从研究范畴和实践领域两方面分析。定义中对影响范畴的来源的分析,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维度的分类提供了参考。
2.参考已有的教育技术内容分析框架,设置框架类目
1988年后,伊利(Donald )连续四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育技术的文献进行回顾,并从中预测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中的很多趋势也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伊利的框架对研究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在管理、技术开发、设计与开发、评价、教育过程/服务这些方面都有子类目。xxx年,迪克和迪克(Walter Dick& Dick)的框架对文章的研究类型进行了分类:文献回顾、方法类、理论类、经验和实验、描述研究、评价研究、专业相关。1995年,里夫斯(Thomas )的框架从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来考察,研究目标包括理论研究、经验研究、解释性研究、后现代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定性、批判性理论、文献回顾、混合方法。2000年,奥萨赫()的框架对论文类型、分析主题、研究方法、目标群体进行了分类。另外,还参考了Edward, 、祝智庭、焦建利等的分析框架。
3.分析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的题目,丰富框架类目
我们分析了935篇论文的题目,发现这些论文题目的字数较多,研究问题很小,对研究范围规定明确,从多个维度命题。这样,分析框架就需要分多个维度和层次,并丰富了框架的类目。例如,很多论文探讨具体学科的问题,如数学、科学、外语等,所以可以考虑学科问题,并分析教育技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另外,论文关注的群体多样,学生、教师、妇女残疾人、军人、黑人等,所以可以考虑关注群体。
二、分析框架的修改
1.分析框架的三轮测试
经过测试,我们对框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前两轮,分别抽样选取了200篇摘要进行分析。第三轮,对所有论文的摘要进行了分析,笔者作为主评判员,并邀请其他5名教育技术学硕士生作助理评判员,对内容评判进行互相校验。
2.访谈相关专家
我们访谈了一些专家,对框架进行了修改。专家包括有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求学经历的博士、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还有熟悉内容分析法的博士。
3.德尔斐法完善分析框架
我们采取德尔斐方法对10位专家进行了两轮的意见征求,对分析框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专家组的质量是保证德尔斐方法信度和效度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选择专家的标准为:(1)对教育技术有深厚的理解;(2)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3)愿意参加本次意见征求。通过领域专家推荐和专业期刊的查询,我们形成了专家组,他们均为有多年教育技术研究经验和丰富研究成果的教授或副教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等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时间较长的学校;既有老一辈专家,又有中青年专家。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是他们共同的研究方向之一,对教育技术有着深厚的认识与理解,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有着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三、分析框架的确定
最终确定的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包括4个一级维度,每个维度都有具体的类目,逐级分类。同一维度中的类目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每篇论文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即这几项必选,在表1中用灰色区域表示;另一种是每篇论文可能只属于这些类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但不是所有,在表1中用白色区域表示。例如,第一维度中的4个类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等)之间为第一种关系,即每篇论文都会从这4个方面分析;“研究目的”中的4个类目之间的关系为第二种关系,即每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其中之一。
四、分析框架的类目描述
对框架类目进行描述就是清晰地界定框架中的每一个类目,它有三个作用:让不同的评判者对框架有共同的理解,掌握类目的界限,在内容评判中易达成一致;有助于研究结论的表述;让读者了解框架的具体含义,利于学术交流。
1.研究目的
每个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向性,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1)基础研究
进行探寻和求证规律的活动,指向具有普遍性,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2)应用研究
指向特定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怎么用”的问题。
(3)开发研究
指向方法和策略。目的在于发明或优化方法、策略和产品,回答“如何改进”的问题。
(4)评价研究
评价一项活动或方案在一定情境下的价值,帮助在特定情境下制定决策,回答“效果如何”的问题。
2.研究内容
(1)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研究
指有关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身的研究,可以为其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或者讨论这一学科发展的问题。
1)学科建设
是指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①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和领域工作人员需具备的能力素质、能力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②专业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和实践需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研究
③课程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需要开设的主干课程
④学科历史与发展:有关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研究
⑤学科定位:有关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定位的研究,回答“教育技术是什么”的问题
⑥专业名词、概念、内涵的界定:有关教育技术学专业中重要的名词和概念的界定
2)知识体系研究
指关于教育技术知识的研究,建立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又能够指导实践问题的可以操作的理论原则、操作程序、方法、技能与技巧、资源与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
①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方面的知识: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寻找并依据、利用和转化与教和学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通过研究、实验或探索,创造性地形成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操作程序、方式或方法、技能或技巧以及对所需资源的要求方面的知识
②与促进教学有关的过程的理论:对解决方案的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过程指的是指向实现目标的一系列的操作或活动
③与促进教学有关的资源的理论:对解决方案所需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
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有关教育技术的方法论研究,如系统方法和形成性研究方法
⑤教育技术学的分支理论:从其他学科的视角研究教育技术,从而形成的理论或知识,如教育技术的批判理论等
(2)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是指应用已有的理论、方法或媒体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1)问题层次
①宏观:大规模的问题,如一个学校、企业和组织的整体性改进或规划方案
②中观:中等规模的问题,如一门课程、一个系统、一个班级等
③微观:小规模的问题,如一个单元、一堂课、一个媒体材料等
2)研究范畴
①问题解决的方案规划: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寻找并依据、利用和转化与教和学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通过研究、实验或探索,创造性地形成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
系统方案设计;采用系统方法,对较为综合和复杂的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步骤
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课程开发:根据社会对教育活动的需求、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和特征、教育者和教育机构的特征而制定能有效地适应社会需求及其变化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的程序或模式,并开展相应的实施和评价活动
②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包括:
需求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确定目标和途径
教学环境:教与学赖以存在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师特征: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心理、性格等特征
学习者特征: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的各个方面
任务分析:在确定需求之后,对需要进行的任务的分析
教学策略: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学习策略:学习者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前提下,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主动性调控行为。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上
讯息设计:对讯息的形态进行操作的计划,包括注意、知觉和保持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指导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流的讯息形态的具体设计
教学资源:专门为教和学设计的有关软件资源
③开发: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包括:
媒体开发:即对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资源开发:对媒体所需材料、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④应用:使用各种媒体或资源,以促进学习或改进绩效的活动,包括:
效果评价:研究媒体使用对于某一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效果。常采用实验研究,结论表现为有无显著性差异
影响应用的因素分析:分析影响媒体使用的各种因素,或只分析其中的一种,如教师、政策、文化等
政策法规:影响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的社团或组织的规则和行为
文化与道德问题:团体或组织中媒体需要考虑的文化或道德方面的问题
健康问题:媒体对用户(中小学生等)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育技术应用标准:国家、政府或学术团体制定的技术应用的标准
应用的策略:研究如何使用媒体或资源,以促进学习、教学或者绩效
应用状况:分析某个国家、机构或学校的技术应用情况
推广应用:为了使革新能被采纳而通过有计划的策略进行传播的过程
⑤管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技术
管理者素质:管理者应具有的素质
组织管理:对一个组织或者团队进行的管理
项目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教学设计和开发项目,或其他项目
信息管理: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总称,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和储存等过程
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本与资源、知识及其载体的管理,是基于知识的企业管理、对知识型组织的管理,目标是提高组织的知识生产力、知识增值率和知识创新能力
人员管理:管理企业、组织或其他团体中的人力资源
资金管理:对企业、组织或其他团体中的资金的管理
设备与资源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设备、资源支持系统和相关的服务
传送系统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媒体传送系统中的过程和产品
⑥评价:对计划、产品项目或课程等的价值确定
评价对象:论文的评价对象可能是下面其中之一。项目评价:对在限定时期内执行某一特殊任务的活动进行评估:产品评价:对某一物品的优点、效果或者价值进行评估;成本效益评价:对某一技术、产品或方案等应用的成本和效益比例的评价;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开发:设计和开发某一个评价/测量模型,该模型可以被多次测量某一类型的对象;评价模型的评价:对某一个评价/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论文的评价方式可能是下面其中之一。诊断性评价:活动开始之前,对事物的情况进行“摸底”;形成性评价:搜集达标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总结性评价:搜集达标方面的信息和使用这些信息来作出利用方面的决策
3)应用领域
论文解决的问题属于哪个领域或行业,包括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由各类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实施,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企业与组织:解决企业、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中的管理、发展、绩效和培训等问题;卫生:解决医疗、卫生、健康、医生等方面的问题;政府:解决政府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问题;科研: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图书馆/博物馆:解决图书馆、博物馆或其他数字资源中信息的查询、加工和利用等问题;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如报纸、广播、电视方面的传播研究。其中,学校教育、远程教育、企业和组织是主要的实践领域,我们进行详细分类。
①学校教育
学术团体论文范文 第五篇
1引言
高等学校学术道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在我国,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006年颁布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9年颁布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2013年发布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强调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制约和规范高校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2]。尽管有关部门和高校加大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设的步伐,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管理规定和规范,但是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在我国高校并没有销声匿迹[3],现在论文的直接抄袭比较少,大多采用各种隐蔽的方法,不易被发现,如采用拼接发表、转换发表、虚假标注、一稿多投、伪造数据等,这种现象仍令人堪忧[4]。教育部和高校都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1]。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未来学术研究领域的主要承担者[5]。在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高校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觉遵循学术道德规范仍是一个重要课题。
2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入学之初,怀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渴求,并不知道“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是什么[6],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然而,高校教育在“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学术道德教育等问题。
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没有很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
《xxx中央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中把“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做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要以“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高校在新生入校之后,一年级一般都安排《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这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开端,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并提高大学生学术道德意识的时机。在这门课程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将学术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尤其是“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加强科技道德修养”等内容。然而,由于教师自身对学术道德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很好地去研究目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的类型、原因及案例,在教学中鲜见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从而失去了一次有益的学术道德教育的良机[7]。
专业教育与学术道德教育相脱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高校工作的重点放在规模和层次上。近年来,高校构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并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改革中,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课程论文、课程实验等以动手能力为主要考核项目的考核方式不断推出,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性环节课程更加重视,这些改革措施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科研成果,忽视了对学生学术道德教育[8],所以也带来了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由于教师所带的学生人数多,批阅课程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或实验实习报告的工作量很大,难免出现批改不认真或不批改就给个成绩的情况,至于学生课程论文是否是抄袭、实验数据是否是编造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在科研训练、创新教育、各种学科竞赛等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多为分组进行训练,而每组学生是否都真正参与其中,是否存在挂名现象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学术道德教育没有融入其中,导致学生为完成任务取得成绩而“失信”为之,久而久之,大学生对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没有足够的认识,学术不端行为便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高校的学风建设。
管理制度的缺失
学生入校后接触到的第一本管理制度就是学生手册,而在高校学生手册中很难见到有关学术规范和学生道德教育的规章制度。在学生手册中一般可以看到两个学生关心的内容,即转专业规定和学位授予规定,在这两个规定中一般有给予学生特殊的通道,即“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相关专业论文者”,可转入到相关专业学习,或也可取得相关专业学位。这种制度的设计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这种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来约束,就会引发写作论文、买卖论文、挂名论文等不良的行为,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設,并将其纳入到学生手册中进行宣传教育。
学术团体论文范文 第六篇
九十年代以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时代。
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和心里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动机,形成了不同的分类体系并不断完善。
在外语学习动机分类理论中,Gardner 和 Lambert,Deci和Ryan,文秋芳,Ellis的观点较为突出。
Gardner & Lambert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前者(又叫结合型动机)是
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团体文化有真正兴趣,希望更好地与团体的人民进行交际,从而融入该团体的社会生活,后者是指学习者对外语本身没有特殊的爱好,学习外语只是为了找到好的职业,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
我国学生学习外语多为工具型动机。
Deci和Ryan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又提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个体对外语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学习的动力来自学习者内部因素;外在动机指外语学习者受到外力推动,或外部诱因的激发而产生学习动力。
文秋芳(1996)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映理论为依据,把动机划分为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
由深层次的非物质刺激而产生的动力为深层动机;由表面的物质刺激而产生的动力为表层动机。
Ellis从过程和结果出发,又把动机分为任务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
任务型动机是指由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而产生的动机;成就型动机是源于成功学习的动机。
多数研究者认为,动机是动态的,即在一定条件下,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地位会相互转换,外在动机会激发内在动机,深层动机可能转化为表层动机,任务型动机可能产生成就型动机机;相比较而言,具有融入型动机或内在动机、深层动机者更可能采取一些探索性、钻研性、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有效监控自己学习行为,学习上更易获得成功,动机效应更强更持久,优于其它动机。
- 上一篇:建筑装饰工程产品介绍范文(优秀15篇)
- 下一篇:古人碑文称谓及格式范文(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