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优秀5篇)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第一篇

一、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的任务是在全面建设成本管理经济基础下,通过最短的时间、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质量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包括:①了解成工程项目成本信息;②开展成本分析、核算;③明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目标;④科学、合理实行成本控制;⑤结合国家法规、政策,掌握市场行情动态,调控施工工程项目全面的成本核算等。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施工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施工企业管理时成本控制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如何将繁多信息数据展开有效地分析处理,是现阶段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成本控制在施工工程项目中的作用

在如今市场经济背景下,必然使市场竞争愈加白热化,将成本控制有效应用于施工工程项目中,能够促进工程项目迅速开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不被经济潮流所抛弃,就务必要展开管理系统中方法与模式创新,提升管理质量,达到企业获取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1.促进施工企业管理质量提升成本控制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即确保成本控制精准、高效展开,并为企业实现全面、系统的成本分析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中迅速向管理者反馈相关问题,管理者通过对反馈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重要作用于促进施工企业管理质量提升。

2.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获取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相关工作期间,在有效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步骤支持下,可以为施工企业后期进行成本分析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并在成本分析期间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解决,重要作用于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获取。

三、成本控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成本控制管理体制不完善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约束机制未得到完善构建,严格的法律与责任约束方针未得到全面运用,施工企业自行承担风险、自我寻求发展以及自我严格约束的运作机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建立。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宏观决策开展手段繁多,成本控制规模逐步膨胀,成本控制工作难度巨大;难以有效祛除不合理的成本控制结构;施工企业成本的重复性,企业肆意生产的严重性;成本控制速度缓慢,成本控制效益低下。

2.成本控制方法单一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每个施工企业都持有者自身特有的特点,成本控制合理开展要求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工程项目经济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所应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以品种法和分步法为主,少数施工企业应用分批法,成本控制方法相对单一。这一部分施工企业在明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目标之后,并没有选取一个切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方法,来对企业展开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

3.疏忽成本控制应用的重要性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受其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重要影响。在成本控制实际工作中,却要涉及到多流程、多环节、多部门等内容,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成本制工作的难度。因此,在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一些管理者、成本控制人员对成本控制工作了了处理对待,面对成本控制期间产生的轻微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出现偏差。

4.施工综合水平不足施工企业若要使工程项目进度顺利的开展,就要选取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施工环境优劣受施工周围的环境、天气情况、地势条件等因素重要影响。施工企业若要使施工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就要选取好的工程材料,一些施工企业贪图眼前利益,采购劣质成本低的材料,导致后期工程不合格,出现更多后续问题,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加大了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问题。施工企业若要使要工程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就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由于施工设备陈旧、落后,施工人员欠缺足够技术能力,导致工程进度放缓,提升了工程项目造价。

四、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对策

1.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应用完善成本控制在施工工程项目中作用的应用,对施工企业整体相关的成本信息数据整合、归纳于一起,一方面很大程度提升了企业成本管理效率。同时可通过将施工企业内部程序与市场动态变化相互联系,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形态、经济动态、政策颁布等有效信息,根据时事特征,施工企业做出有效及时的调整。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融入进施工工程项目的各个微小环节,要求企业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应用,对成本控制实施严格管理,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强化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在整个施工工程项目中,原材料占到工程造价很大的份额,通过一定程度的降低原材料成本,随之整个工程项目成本也能下降了。此处举一个市场材料把控的例子,众所周知材料市场钢材价浮动很大,面对此类情况,要求成本控制人员及时反应,在钢材价格有上涨趋势时,企业要在第一时间之内完成对钢材的采购,并结合钢材价格变更工程价格。单独招标便是一个有效的强化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办法,材料价格浮动受多方因素影响,不同材料在同一工程中的价格却有着很大的差别,由于品牌、型号的不同这些材料的价格也就大不相同。在对重要的材料进行单独招标前,施工企业要慎重引入有专业性的厂家进行招标,以此强化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3.成本控制管理创新成本控制应用作为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规范对成本控制报告制定,对成本控制隐患做到未雨绸缪;同时,成本控制人员要结合实际、准确信息数据,对与现实不相符的成本控制数据进行改正,科学调配工程项目经济活动;最后,要加强核实分解指标工作,总结反省,构建对未来作用的指示经验,对施工工程项目运转进行全面地控制管理。并将问题及解决方案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并且,成本控制人员要将企业赢利作为基本要点,向企业管理者传达企业成本控制情况,大力推广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必要性,提升企业管理与企业员工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完善,在此环境下,施工企业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加强对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认识,根据工程项目开展实际情况,强化成本控制,逐步提升成本优势,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改进对策,实现成本控制的顺利进行,达到施工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第二篇

如何当好监理工程师

摘要:做好一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应具备很多条件,而且要一丝不苟的 科学 的做好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做一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应当做的几项工作。

关键词:工程建设;监理;管理

一、熟悉有关工程建设和监理方面的 法律 、法规、标准;本工程建设有关的文件。

监理工程师工作应以有关工程建设和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学习《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等有关工程建设和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管理制度;掌握《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监理 企业 的质量体系文件。熟悉,以及监理行业规定,这是做好监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其次必须掌握与本工程建设有关的文件。主要包括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及答疑、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及回复意见、地勘报告、施工、监理合同等,掌握了这些文件才能对本工程的监理做到心中有数,处理问题有理有据,事半功倍。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

监理机构内部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主要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落实岗位、责任到人;另一方面就是强调团队精神、加强责任感。以规范为依据,建立起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为主要责任人的层层岗位责任制,各级监理人员明确自身的权力和义务,各施其责、各尽其责,责任范围即不重叠,也不空缺。有利于机构内部的管理与协调。另外强调监理机构内部人员必须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监理工作往往是由各个专业多个监理工程师协同完成的,监理工程师的全民族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位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成果都与其他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有密切联系,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给整个监理工作带来严重后果,因而每位监理工程师都必须确保自身监理工作质量,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才能确保整个监理机构的工作质量。

三、事前控制是监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工程建设中很多事情和问题在实施之前虽无法检查,但是工程中常犯的通病都是可以预先防范的,因此我们必须力求主动,要防范于未然,事前控制是关键:

认真阅图,参加本专业的设计交底,组织施工图会审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难题,以提交多方协商处理;对发现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错、漏、碰、缺,通过建设单位积极主动向设计部门联系,及时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是否结合本工程特点,是否突出关键工序,对特殊要求的工序是否有专项的施工方案。目前很多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存在普遍的模式化、样本化,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审查,提出中肯意见,使其更加完善,真正让施工组织设计成为切实可行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蓝本。

根据已有监理规划,有关图纸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及时编制各专业具体详细的监理实施细则,明确监理工作的流程、控制要点、目标值以及具体方法和措施,用于指导各专业自始至终目具体的监理业务,确保各项工作按规范程序进行,使各项工作都处于受控状态。

强调先自检后报验。目前很多承建单位不加强自身的检查,配的质安员形同摆放,把监理工程师当他们的质安员,工序一完甚至没有完不经过自检就报验要求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致使出现问题责任不清,造成施工单位一种依赖心理,施工时麻痹大意、随心所欲,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先自检自查,合格后再报验。层层把关,事前控制,不容易出现问题,工程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

定期主持召开工地例会,针对过去发生的问题作 总结 对今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的难点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研究处理的对策。

四、加强安全监理

施工单位是现场安全 管理责任主体。要求施工单位按照《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监理重点: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措施和资金投入监控。首先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事故预防、应急求援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人的项目经理部对各工种班组纵横向安全管理 组织。随着工程进展,建立完善总包对分包管理、分包自行安全管理的二级安全管理体系,并组成由总包和各专业分包单位(水电安装、消防采暖通风、幕墙、装饰装修)专职管理员和安全员参加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增强安全管理力量。在管理措施上制订了总、分包安全管理规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以安全资料、上岗人员资质、施工用电、机具管理、消防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不安全因素、隐患、违章违约等采取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到各专业分包单位责令专项整改,并与安全保证金挂钩进行奖罚。

五、重视协调管理

监理规范中监理 工作内容包括了“一协调”的工作,这一点在工程的实际管理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监理工作不是单一的技术管理,而是要求综合能力高的“多面手”。协调工作贯穿于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组织协调好参与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关系,使参建各方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是监理工程师能力的体现。监理工程师作为 合同各方的纽带和桥梁,做好协调工作,为各方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组织协调不仅是方法、技术问题,更多地是交流沟通的、 语言 艺术 问题。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监理工程师及时主持召开工地例会也是协调工和一种常见形式。

六、注意索赔管理

索赔是目前工程建设中往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做为监理工程师应该注意建设单位和自身被承建商索赔,在这方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意时效性。就是承建商提交的要求复函的各种文件必须在规定(规范)、合同要求的时限内书面回复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二、注意多用书面指令。监理工程师对于工程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重要或重大问题发布指令和确认,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这不仅可以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而且是重要的监理原始资料。由于涉及到当事各方的责任和 经济 利益应注意其正确性、完整性和严密性。其三、注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有关各方的及时签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避免索赔处理无依据。

诚然当一名优秀的监理工程师要经历一个长期的 经验积累过程,不是处理好以上几个问题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在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有很多意想不到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处理和解决,这也就时刻要求我们监理工程师多学习、多交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看了“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第三篇

摘要:本文就通村公路的设计标准、资金筹措、建设、管理、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以交流探讨。

关键词:通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

通村公路是农村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积极支持。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村村通”政策,加大了对通村公路建设的投资补助标准,通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农村交通运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通村公路建设的确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受资金瓶颈、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通村公路建设普遍存在设计标准低、资金筹措难度大、质量不高、重建轻养、安保设施不配套等突出问题。

本文就通村公路的设计标准、资金筹措、建设、管理、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以交流探讨。

一、通村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村公路建设标准偏低。

通村公路为四级公路,建设标准为路基宽米,路面宽米,每200-300米设1处错车道,错车道长20米,错车道路基宽米,路面宽米,两端各10-20米为渐变段,最大纵坡10%,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路拱横坡2%-3%,路面为沥青(水泥)路面。

但在实施建设中,通村公路基本未做专门的施工图设计,路面宽

度有的不足米,大部分无路肩,无排水设施及防护设施,路面过

窄,会车困难。

(二)通村公路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地方配套资金筹措难度大。

通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补助及地方自筹的方式,“十一五”期间,国家补助标准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每公里补助10万元,西部偏远山区每公里补助15万元。

通村公路每公里的建设资金需要25万元左右,在实施建设中,地方自筹部分往往不能足额到位,仅依靠国家补助部分,根本无法按标准要求建设。

通过“十一五“建设,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均已通畅沥青水泥路,接下来的通村公路建设,主要集中在西部偏远贫困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平均每公里需35万元左右,国家补助部分远远不够,地方财力有限,自筹资金难度越来越大。

在通村公路建设中,由于对农民收费中央有硬性规定,各地在通村公路建设中所缺资金基本由村集体收入支出或外出工作人员自愿捐助,但在一些边远贫困山区,由于通村公路里程长,桥梁、涵洞多,工程量大,且桥梁、涵洞又没有国家的专门补助,资金和债务压力大,本已十分薄弱的村集体根本无法承受。

(三)通村公路建设质量存在问题。

由于通村公路基本未做专门设计,建设资金短缺,无法通过招标选择正规的施工单位进行建设,往往由本村的群众临时组建施工队伍建设,为了完成建设任务,只能降低工程造价。

实际施工时,就采用“就地滚”的方式,沿老路地势起伏铺筑,仅对过低路段采用渣石调平后,就直接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由于未对平面线形及纵断面进行调整,因此,普遍存在线形差、纵坡大的现象。

同时,通村公路基本未铺筑基层,仅有一层水泥混凝土面层,路面施工时常采用石屑代替黄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加上面层偏薄,严重影响了通村公路建设质量,稍重车辆行驶后,常发生面板断裂,表面松散等形象。

(四)通村公路安全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由于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也未做专门的设计,许多通村道路建设时未能将桥涵和交通安全标志一并完善,部分通村公路路肩缺损、水沟不通。

沿线急弯、陡坡、高填深挖、临河等危险路段无安全防护设施及标志标牌。

通村公路上行驶的基本是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制动性不好,稳定性差,加之公路两边的岔路口非常多,有些通往村小组或居民家的路口,被茂盛的野草遮挡,很难看清是否有行人和车辆,而这些路口又没有交通标志,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同时,部分村民安全意识差,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超速超载十分普遍,这些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五)通村公路重建轻养,损坏严重。

由于资金不足,通村公路建设机械化程度低,施工队伍参差不齐,技术水平相对薄弱,质量本身就不高,再加上公路修通后缺乏养护,近年来修建的农村公路路基、路面毁坏严重,每况逾下,有的根本无法行车。

通村公路建时轰轰烈烈,管时无人问津,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认识不到位。

从调查情况看,通村公路重建轻管的问题比较普遍,对养护认识不高,管理养护工作不平衡,大多数乡村没有建立通村公路养护机制。

二是养护经费相当缺乏。

除国家按1000元/公里•年给予通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外,市、县(市、区)、乡镇政府没有对通村公路安排养护资金补助,由于通村公路实行“村道村养”,村级集体经济财力匮乏,许多路面破损深陷、水毁、塌方、路基病害等公路无力修复。

三是养护管理机构不健全。

按照相关规定:县级xxx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乡(镇)xxx在县级xxx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并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级xxx及交通主管部门、乡(镇)xxx指导帮助下,做好本村村道建设和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虽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但乡镇以下无专门公路管理机构,在实施过程中,工作难以到位。

四是养护措施不力。

主要体现在“三难”上,即养护人员难落实、养护责任难落实、人员报酬难落实。

有的乡镇和村虽然确定了专人养护,但因报酬偏低、兑现困难等原因,养护队伍难以稳定,养护工作难以落实。

二、加强通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设计标准,完善配套设施。

通村公路建设时,均应有施工图设计。

设计部门设计时,应对平、纵线形较差路段进行调整,尽量使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对路基路面应做专门设计,对路面各结构层强度、厚度提出明确要求。

在进行主线设计时,同步进行安全设施、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指路牌等设计,随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二)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通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核心在政策措施,关键是资金。

目前,通村公路建设成本越来越高,主要集中在偏远贫困山区,地方自筹资金难度过大,建议国家对通村公路补助标准按地区分别对待,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贫困偏远山区可实行全额补助。

建议地方政府出台通村公路建设管理资金筹集的政策措施,主要从以下渠道筹集资金:一是市、县(市、区)、乡镇各级政府安排一定的财政预算资金,积极帮助区位偏僻,村级经济基础薄弱村完成通村公路建设。

二是鼓励通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

采用冠名权、绿化经营权、广告经营权、路边资源开发经营权等方式筹集

社会资金,利用“以名养路”、“以树养路”、“以广告养路”等方

式,多渠道筹集资金。

(三)严格监管,确保通村公路建设质量。

一是选择有资质的专业化、正规化的施工队伍。

建立完善部门指导、专业监理、社会监督、施工队伍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备料、路基压实、路面铺设、工程验收等方面严加控制。

二是坚持建设标准。

认真贯彻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的各项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对宽度、厚度、强度等指标严格要求。

三是加强监督指导。

交通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施工一线,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技术指导和现场监督管理,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

同时可聘请老党员、有施工或技术管理经验的村民、有威信的群众等作为村道建设义务监督员,加强村道建设的质量监督。

四是要严把验收关。

抓好“路基、基层、面层”三个阶段的质量验收,重点抽查路基宽度,基层、面层的厚度及强度,质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四)部门协作、社会联动,尽快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通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迅速组织开展通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大会战、交通安全教育大宣传、“平安畅通县乡村”大创建等专项活动,优先解决通村公路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特别是客运旅游线路交通安全重大隐患,努力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扭转农村公路安全事故高发频发势头,真正使农村公路成为造福农民的平安路、幸福路、致富路。

(五)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通村公路管理养护。

各乡镇要积极探索适合本乡镇通村公路养护的具体实施办法,采取常年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相结合、专业性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民养为主和国家补助为辅相结合等方式,实行“定人、定段、定职责”,重点路段可以聘请公路养护站养护专班养护,一般路段实行分村负责制,由村里将路段管理划分到组,落实到户,明确到人,划段分户包干养护等多种形式进行管理养护,并由乡镇政府严格兑现养护报酬。

通村公路总里程长,范围广,又分散各村,建设标准低,各村条件环境差异性大,要做到“三分建、七分养”,坚持走建养并重的路子,各级政府要将通村公路日常养护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除国家补助外,各级政府也要相应的增加养护资金,不断加强通村公路养护工作,发挥通村公路效益。

结束语

通村公路建设是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各级政府要加强监管,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多渠道筹措建设养护资金,并坚持“建养并重”的建设理念,尽快完善安全保障设施,进一步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通村公路建设的发展成果。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第四篇

1人工费的控制

要遵循“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从用工数量和施工质量两方面进行控制。第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班组的技术水平,减少和避免因施工技术原因造成的返工而增加的施工成本。第二、通过施工企业定额将项目分部分项工程量分摊到各专业施工班组,如混凝土、钢筋、模板、砌体等,通过各施工班组的承包,让班组自行安排劳力分配,降低人工费成本。第三、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时间,禁止疲劳作业,要改善工人的施工作业环境,从而提高工人单位时间劳动产量,达到节约人工费的目的。

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占造价的60%-70%,占直接费的左右。因此有效的控制材料费,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材料费的控制同样要遵循“量价分离”的原则,包括材料单价的控制和材料消耗量的控制这两方面。

(1)材料的单价控制:主要由公司材料部门控制,在签订工程材料供应合同前,材料部门的人员应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周边情况,对市场深入调查了解,通过询价掌握材料的市场信息。对数量大或金额高的材料要采取招标的方式,其他材料要“货比三家”,择优采购。

(2)材料消耗量的控制:

①进料控制:第一、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材料需求计划,以保证现场施工进度为原则,合理安排材料进场,要避免材料的大量库存,要降低材料库存损耗和现场材料的保管费用。第二、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合理的堆放各种材料,做好材料标识,减少场内材料的二次搬运。第三、每批入场的材料要仔细验收,遵循“先验后用”的原则,对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要求的材料要予以清退。

②施工定额控制:在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施工定额来控制工程材料的消耗量。对于大宗的材料如水泥、钢筋等主材,要以施工定额为依据,对各施工班组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超耗材料要分析原因,在下次施工加以改进,要在施工现场实行材料耗用的奖罚制度。每天都要把剩余材料回收。

③计量控制:项目部要做好材料的“收发存”台帐,要严格控制现场的施工配合比,如混凝土配合比,砂浆配合比等,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④包干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对部分零星材料实行班组包干,如铁钉、铁丝等,由班组自行控制。钢管脚手架、模板等周转材料也可采用班组承包模式,从而降低项目管理的风险。

3机械设备费的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选择什么类型的施工机械设备,怎样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成本的控制来说非常重要,不同的施工机械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因此选择什么类型的施工机械,以怎样方式组合施工设备,要根据项目施工的特点和作业环境因素来确定。第一、要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的需求;第二、根据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高低及其综合效益。施工机械使用费由机械单价和机械台班来确定。因此控制了机械单价和机械台班等于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控制方法如下:第一、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闲置;第二、提高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实现“一机多用”,避免窝工;第三、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提高机械的使用率;第四、协调好机械操作司机与施工作业人员的配合,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要避免疲劳作业,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4工程签证

工程签证是不可避免的,它所造成的施工费用影响着项目施工成本,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现场签证工作。办理工程签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工程签证必须是书面形式的,甲方、监理、施工方三方都要签字盖章。第二、工程签证内容应明确,项目要清楚,单价、数量要准确,另外时间也要明确,有些涉及到工期顺延的问题。第三、工程签证要及时办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随发生随进行签证,应当做到一次一签证,一事一签证,及时处理。所有的签证材料要做好备案,有利于以后的工程竣工结算。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它需要各管理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从而达到工程施工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第五篇

摘要:职务评聘工作是高校师资工作的杠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从完善职称评聘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实验技术;职称评聘;队伍建设

目前实验技术队伍中存在着思想不稳定,干劲不高等问题。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自1994年以来,因辞职、调动等原因离开的有18人,这还不包括那些转岗不再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的人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实验技术人员职称问题解决困难、待遇偏低是造成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评聘工作是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队伍建设起着杠杆的作用,完善职务评聘是实验室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自1987年底开始试点、1988年全面铺开,至今有10多年的历程,这项工作对巩固和促进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聘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名额偏少,职称设置不尽合理学校每年下拨的实验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的名额偏少。以我院为例,2001年有工程师35人,只有2人获得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而讲师14人,却有3人晋升为副教授。除去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等因素外,高级职称的名额下拨比例偏少是重要因素,实验技术人员晋升职称难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严重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最高职称为“高级工程师”,满足不了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近年来提高的要求。特别是许多年轻人,已拿到了硕士甚至博士文凭,副高职称满足不了年轻人对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造成这支队伍不稳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评聘不分开,重评审轻聘任目前在许多高校中,聘任制流于形式的成分还很大,不聘任或不续聘的人员极少,几乎有了任职资格,也就等于聘任上了岗,并且一直被聘任到退休,颁发聘任书和签定协议书成了走过场,甚至连这一手续都没有。同时,只要评上高一级的职称,在工资等各方面待遇也是无条件晋升。这在一段时间里曾起到了激励作用。大家为了评上相应的职称,对照评审要求,找差距,调整自己,向着既定目标靠拢,这种工作态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曾经带动了一批人积极向上。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职称到手以后,压力在一部分人的心中消失了,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虚度光阴,特别是在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的今天,他们的水平很快就与专业职称不相符合。这种现象在高校各系列职称评聘中普遍存在,实验技术系列也不例外。

(3)职称评审标准与实际工作表现脱节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制定一定的标准,可以使评审更具有科学性。作为标准之一的论文或著作,是衡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的,我校对于申报职称人员都有一定数量的文章要求。这对于促进实验技术人员提高科研水平和理论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实验技术人员一味追求论文数量而忽视了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还助长了虚要文章、文章上不给挂名就不愿干工作等不正之风的产生。从专家评审的角度来说,也有”唯论文“的趋势,往往忽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和工作态度,而单从论文的数量上来进行考察和评审。虽然实验技术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由于评审中对平时的工作考核结果不重视,由此产生了不论平时工作表现如何,只要有文章就能升职称的不正常现象,也使实验技术人员的平时考核流于形式。

二、加强职称评聘以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是多方面的,但职称问题是高校在职人员所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与工资等一系列待遇息息相关的,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职称评审这一杠杆,以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队伍,是高校师资工作的重点。为发挥职称的积极作用,针对实验技术队伍的特点,应该做好下列几点:

(1)合理设置高级职称岗位针对目前实验技术队伍层次普遍提高的状况,除了适当增加高级职称的名额外,在职称设置上,实验技术队伍应设置正高职称。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建设的实验室如:重点投资的大型仪器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研究中心,设置正高职称更显为必要。这样,可在实验技术人员中起到激励作用,使他们能有更高的追求目标,也有利于鼓励和引导他们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吸引一些硕士、博士毕业生投身于实验技术工作,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2)评聘分开,理顺评审与聘任的关系职称的评、聘分离是指在评上职称后,是否马上聘任,要看能力和表现,即使在获得聘任后,还要不断考察其能否胜任本职工作,不胜任的立即解聘,使每个人都有紧迫感,都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渴望;同时,其福利待遇是按所聘任的岗位(职位)来确定。评聘分开有助于强化竞争机制,有利于优胜劣汰,有助于合理地流动,同时有利于更客观地评价人员的水平和解决职务限额的矛盾;评聘分开有利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社会化、统一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公平竞争、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有利于聘任制的真正实施;评聘分开更有利于队伍的建设,增强其活力。

(3)坚持正确的导向,调整和完善评聘条件

1.坚持德才兼备,注重思想政治表现在评审中,应坚持思想政治条件与业务条件并重,引导实验技术人员走又红又专的道路。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和牢固的教书育人意识是对他们思想政治表现考核的重点。

2.强调实际工作能力,与平时的考核工作紧密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技术人员,制定符合其各自特点的和切实可行的评审标准;同时,将平时的考核结果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使评审工作与考核工作紧密结合。

3.加强对培训和提高的要求为鼓励和促进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和提高,应在职称评审时对人员的培训和再学习有明确的要求。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因此,实验员是否参加培训和参加培训的质量应该作为一项评审的指标,无论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对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的培训提高,都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4)考核制度应进一步健全、完善

在考核中应坚持工作数量与工作质量并重的原则,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考核宜采取个人自评、群众评议和领导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地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实绩。

1.对于从事教学实验的人员对从事教学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的考核应从教学实验所面对学生的数量、面对学生的层次(高年级或低年级)等入手,着重考核教学实验过程的质量。如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对实验步骤进行调整,使实验效果更好,工作起来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

2.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实验人员直接参与科研工作的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一些应用性的课题里,实验人员承担了相当重的科研任务,几乎担当了教师的角色,因此,在考核时,应着重对他们的科研成果如文章、经费、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考核。

3.对于从事大型仪器的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对大型仪器的服务和管理是否上水平,仪器功能开发率、完好率、使用率是衡量的尺度。在保证仪器完好率的前提下,应当追求仪器功能的高开发率和高使用率,使仪器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验员管理上水平对仪器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同时应加强对外开放和服务,尽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使用效益;鼓励创新,挖掘潜力,促使他们在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设备使用的新功能。

高校师资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最大可能的发挥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应当充分利用职务评聘的杠杆作用,建立起一种竞争、激励、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1]赵庆双。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为创建世界一流的实验基地服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3)26-28.

[2]张宏.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几个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8,15,(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