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范文(优秀14篇)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一)
题目:数学美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数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产生了数学美。
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增强教材的亲和力,唤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提高解题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数学美的形式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用做初步的探讨。
预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美,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法、举例法。
研究步骤: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2、拟定大纲,形成初稿
3、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
4、定稿、排版、打印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第1周:查阅文献,整理资料
第2周:按要求指导学生填写开题报告
第3周:拟订论文纲要,形成论文初稿
第4、5周:进行论文修改
第6周:定稿、排版、打印
五、已查阅参考文献
[1]《毕达哥拉斯与毕达哥拉斯学派》 大庆师范学院图书馆
[2]《论美与数学》江纯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七卷第3期
[3]《数学中的对称美与应用》《中国科学信息》20xx年05期
[4]《谈谈数学的奇异美》 汤波 《教育大学学报》20xx年02期
[5]《浅谈高中数学中的数学美》 王引观 《嘉兴学院学报》20xx年第14卷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二)
摘要:
像其它院校教学一样,在职业技术院校的数学教育中,数学史不仅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懂得掌握数学的思想。因此,文章就数学史的教育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以便进一步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数学史 数学教学
只有真正读懂历史、懂得历史的人,才能够对于数学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法国著名的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想要对数学的未来进行预测,我们首先就需要了解到数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以及现状。”随着最近几年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改革来看,已经将数学的文化价值推到了台前,也就使得人们对于数学史的关注越来越多。
一、数学史概念
数学史作为一门科学,研究了数学科学的发展以及规律,换句话说,就是对于数学研究的历史。数学史不仅仅是对数学内容、思想、方法的一种追溯,更多的是对于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探索,也包含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上,数学史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数学史不仅仅只是包含了数学本身,更多的是包含了文化、历史、哲学等众多的学科,属于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
二、数学史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的必要性
在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大环境之下,很多教师对于数学这一门课程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就谈不上数学史的教学了。因为,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就是为了学习专业的技术而来的,对于一些纯理论的东西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在数学系当中,对于数学史的学习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数学史知识的严重缺乏也就成为了学生在之后数学教育或者是科研方面的一大阻碍。因此,无论是否是职业技术学校,我们都需要从心里认识到数学史教育的必要性,要了解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从而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将数学史当做一门重点来抓,从而弥补以往在数学史这一方面的不足。
三、在职业技术教育当中,数学史的价值
在目前的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当中,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入了数学史的教育,而对于数学教育,数学史的主要作用存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当数学家发现数学的时候,其思考是火热的,但是一旦研究结束了,我们面前呈现出来的则是“冰冷”的公式。所以,通过我们对于数学史的了解以及说明,我们就能够了解到在数学的研究当中,数学家是如何思考的、进行的。
例如:为什么古希腊人在开展数学的时候,要使用公理化的方法进行开展?古希腊人所处的是何种时代背景。而古希腊数学与中国的古代教育又存在如何的区别?弄明白了这些情况,对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作用。而对数学老师而言,想要上好数学课,就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数学修养。
(二)有利于数学宏观认识的提高
作为一名专业的数学老师,并非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事了,更多的是需要为学生讲解数学发展的历史。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授人以业,更多的是需要授人以法,从而做到受人以道。而在这里所说的“法”与“道”就要求了教师能够从宏观方面对于数学发展的情况能够理顺,能够深入到数学的本质当中去。数学史对于创新数学教育来说,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数学史当中详细的对数学家在发现与发明的过程进行了及摘,数学老师对学生进行讲述后,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创造。
例如:在公元263年,在我国古籍《九章算术》的注释当中,刘微对于在圆周长计算当中的“割圆”思想提出了计算,而他在论述当中所说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就成为了一种创新的激励,激励着学生的学习。
(三)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正确的世界观
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当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学生上的受过挫折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下注重分数轻视能力的大背景下,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认为自己无法和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学生相比较,从而失去了自信心,给自己带上了“差生”的帽子。而这一种消极的状态则在学生日常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出来。因此,他们在课堂之上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数学史为数学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进行数学史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达到活跃数学课堂氛围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我国现代数学家的伟大贡献的讲述,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而丰富的数学史料的融入能够培养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展示在数学领域当中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的崇高精神以及伟大的人格对于学生培育学科精神、完善道德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此外,在史料当中,对于数学家所犯的“低级”措施的恰当引出,对于学生正确的、理性的看待学习当中的失败,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行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数学史为之后的科研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研究工作来说,数学史是良好的方法论基础。“科学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但是历史却能够让我们拥有智慧。”现阶段的职业技术学生的学生也不可能从而很多的数学科研工作。但是,数学史对于以后志向在数学方面的学生,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定. 全面认识新课程下数学史的教育价值[J]. 教学与管理, 2010,(25).
[2]岳荣华. 发掘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J]. 衡水学院学报, 2008,(01).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三)
数学,源于人们对生产与生活实际问题,抽象出的数量关系与空间结构发展而成的。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应用数学的发展,使数学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考实际应用题目更贴近日常生活,具有时代性、灵活性,涉及的模型有方程、函数、不等式、统计、几何等模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实际背景中理清数学关系、把握变化规律,能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用数学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提问、自主解决,体验做数学的过程,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影响数学建模教学的成因探析
一是教师未能实现角色转换。建模教学离不开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让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方法。然而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由“引导者”变为“灌输者”,将解题过程直接教给学生,影响了学生建模能力的提高。二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开展建模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能驾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诱发学生进行探索,但是部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或认为建模就是解应用题,或重生活味轻数学味,或使讨论活动流于形式。三是学生的抽象能力较差。在建模教学中,教师须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题目长、信息量大、数据多,需要学生经历阅读提取有用的信息,但是部分学生感悟能力差,不能明析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学生成功建模。
二、数学建模教学的有效原则
1、自主探索原则。
学生长期处于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难有创造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探究氛围,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探索、交流、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从旧知的角度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3、可接受性原则。
数学建模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能让学生理解所探究的内容。若设计的问题不切实际,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密切联系教学内容、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
三、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种模式
1、自学讨论式。
“先学后教”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讲生听”、“师说生练”的模式,在教师的导学、导疑、导思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他们在交流中思想不断碰撞,形成新观点,从而自身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学,引发学生的探究。例如,如图,在河岸L的同侧有M、N两个村庄,现拟在河岸边修一座水泵站P,要求使管道PM、PN所用的水管最短,另修一码头Q,要求码头到M、N两村的距离相等,试画出P、Q的位置。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学生通过选点、测量,开展交流讨论。学生1认为,是不是和异侧相同?学生2认为,如果M、N在直线L的异侧,连接MN即为最短。学生3认为,在同侧的话,可以根据轴对性的性质,将之转移为异侧。学生4认为,这有点像照镜子。这样,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在交流中彼此分享、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2、引导探究式。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提出自己的猜想,在推理、论证的基础上获得结论、掌握规律。例如,某景区团体购买公园门票价为1~50人的13元/张,50~100人的11元/张,100人以上9元/张。甲团少于50人,乙团人数不超过100人,两团共计应付票费1392元。若组成一个团体购票,应付1080元。
(1)乙团人数是否也少于50人,为什么?
(2)求甲乙两团各有多少人?学生猜想乙团人数少于50人,进而推算两团人数会少于100人,团购价应少于1300元,与1392元矛盾,因而乙团人数应不少于50人,不超过100人。
3、活动参与模式。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小组活动探究,进行捜集数据、整理分析,然后解决问题。例如,某件商品的售价从原来的每件400元经两次调价后调至每件324元。经调查,该商品每降价2元,即可多销售10件,若该商场原来每月可销售500件,那么经过两次调价后,每月可销售该商品多少件?学生先计算每次的降价率为10%,然后根据“件数×单价=销售额”列出方程。
总之,数学建模教学,有利于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解,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四)
为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广大小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能力,根据计划安排,经研究学校决定举办“金阊新城实验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2-6年级学生
二、内容范围:与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学习有关内容,体现学习过程,反映学习方法,交流学习心得。
三、参评方法
1、小论文可从数学学科和实际生活两方面选题,反映自己探究数学问题或从事实践活动的简单过程和结果,能体现一定的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选题,帮助学生完成小论文,但不能包办代替。
3、小论文形式上可以是数学童话,数学故事,调查报告,数学日记……
四、评选时间:
11月9日——11月20日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五)
今天,我们全家去超市购物。
我们来到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花了。突然,我看见货架上摆着我最爱吃的奥利奥小饼干。其中,一种是用塑料袋子装的,一种是用小纸桶装的。我看了看,发现每袋只要1。8元,而小桶装的一桶却要4。5元。于是,我毫不犹豫,随手拿了两袋1。8元的那种,放进了购物车。我推着小车,边走边美滋滋地想着:这两袋小饼干才3。6元,而那一桶就4。5元,这种袋装奥利奥小饼干实在太便宜了!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我迫不及待地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她。妈妈一听,笑了,她提醒我说:“萌萌,你再算一算,看看到底是哪种便宜?”我不解地问:“袋装的只要1。8元,桶装的要4。5元,买一桶的价格可以买两袋还多呢,难道不是袋装的便宜吗?”妈妈耐心地说:“便宜不便宜可不能光看价钱,还要看重量的呀!你们不是学过小数吗?应该会算的!你算算吧!”于是我看了看两种饼干的重量,喃喃自语了起来:“袋装的,净重20克,用1。8元除以20,那一克就是0。09元。桶装的,净含量55克,用4。5元除以55,那一克就是0。08多元。”“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兴奋得大叫起来,急忙对妈妈说:“应该是桶装的便宜!”接着我把算的过程讲给了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聪明,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六)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对人才的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决定了每个学生日后对教育的接受能力。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根本,也是众多科研项目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关乎学生后期的整体学习。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小学教学计算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现状进行剖析,结合教育方式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今后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数学计算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以数字和计算为主。所以计算能力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整体学习水平。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小学课改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以下针对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相关经验和研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一、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的数学教育,大多是基础的计算内容,占了数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数学成绩的质量。而其计算能力除了很少一部分先天因素,更多是取决于老师的教育和培养。例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一些数学概念通过计算和分解的方式来引入;常见的应用题的应答方式和思路,可以通过计算步骤来逐渐完成。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数学计算能力的内在含义
学生的计算能力水平和发展同其自身对数学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有着深刻的联系。数学中的计算步骤都是以充分地理解相关理论为基础的,数学理论通过计算步骤的完成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印象。其中,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灵活掌握数学计算法则
计算法则是对计算步骤的总结和概括,所有的数学性理论和法则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概率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需要明确地运用数学理论和规则指导自己的计算,同时,对该理论要有正确的解读和理解,要知道为什么需要遵循这个规则来进行计算,不能死记硬背。对计算法则的正确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
(二)灵活的计算技能
考核学生的计算技能,主要是通过计算的正确性和效率两个角度。计算技能掌握越熟练,其效率和正确性也就越高。随着学生学习程度的加深,其计算过程可以说是一种自动化、本能的过程,既复杂但是又很完善,是一个目的明确的规范化的练习过程。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理论基础上,通过不断练习和巩固来实现的。计算技能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内在技能,包括学生的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3]
三、加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要求
老师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明确不同年级的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等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每差别一个年级,其学习能力都会有显著的区别,要针对不同对象具体划分教学内容。其次,根据其掌握知识的速度和整体的综合素质来确定。小学生的计算培养需要按照不同的难易程度和训练时间的长短确定,老师制订的学习计划要有一定的科学性。
(二)明确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目标
老师在教学中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第一,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将每个阶段的目标分解,确保每个阶段的基础过关。第二,针对难点和疑点要着重强化,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第三,加强不同数学理论相互之间的练习,教会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法则进行转变。第四,将自己的教学方式灵活化、生动化。第五,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和反思,随时接受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式。第六,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加强小组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4]
四、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学习能力和领悟知识的水平都处在一个启蒙阶段。需要一个具有较强引导能力的老师。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教育工作,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考验,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整体理科学习。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中计算能力的意义和内涵进行解析,结合我国目前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提出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相应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老师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模式的改革,未来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必定会更加完善和科学。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七)
一、教学理念——与《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
在新课改改革中,需要数学教师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新观念和新理念注入教学设计中。所以,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的独立发展提供条件。
(一)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才能在课堂学习中沿着教学目标不断进步。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从对知识的精心讲述中脱离出来,成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不是不参与教学活动,而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只要有思考,就能获得进步。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进步能使他们感到巨大的乐趣和激情,引发他们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变成主动
教学观念的改变引起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是解题的经验,他们在记忆和模仿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思维得不到发展。在对待较难问题时,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地走进数学,探索数学的本质,使他们能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通过分析数学问题得到其中蕴涵的实质,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获得主动发展。
(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
单一的教学评价针对的是传统教学。在新课改实施中,评价针对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和价值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学习成绩等都要作为评价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有效教学。
二、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不能保持持久性,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高效率对学生分配学习任务。在让学生接触新学知识时,为了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其中,把自己放到创设的情境中来分析问题,使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更强,能找到问题的入手点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和生活有关的情境,使他们联系生活的同时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缺少了任何一方的参与都是不成功的教学。在进行师生互动过程中,他们针对的是教材内容的探讨。在课堂学习之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不能按照教材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地扩充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单纯地讲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没有促进作用,不能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类思想,使他们具备把一大堆物品进行分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他们一些生活物品、玩具、学习用品等来让学生进行分类,从而从实际动手中增强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理解。通过在学习中渗透分类思想,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把物品进行分类,把教师的教具、卫生物品、杂物进行分类,使教室保持整洁。在生活中加入所学知识,在数学知识中体会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加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存在的奥秘充满探索精神,使他们不断地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总之,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八)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作为一门数学科学的高等数学,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仅在传统的理工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史类方面也起着开拓思维空间,打破常规,催生创新的作用。虽然高等数学拥有着巨大作用,但其在应用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迫切需要对此进行改革。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应用数学的价值入手,指出目前高等数学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等数学;应用数学;改革
正所谓,数学是一门语言,它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媒介。高等数学,尤其是应用数学长久以来就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广泛应用于科技、国防、生产管理等众多领域。把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不仅是高等数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数学本身的发展需要。为此,我们需要对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做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推动数学改革。
一、高等数学应用数学概述
应用数学是由两个词组成,即应用和数学,一般说来,应用数学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应用有关的数学,是传统数学的一支,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可应用的数学;一部分是数学的应用,是指以数学为工具,探讨解决工程学、科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问题。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实践是个人打开求职大门的敲门砖,有利于做出明智的判断和理性思维的形成。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正所谓认识来源于实践,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高等学科,数学更是不例外。高等数学的应用极其广泛,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更是拓宽了数学运用的应用领域,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现状
高等数学应用数学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是在8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多个院校相继开设了应用数学的课程,且应用数学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力量也逐渐增强,大量的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专著和教材也相继出版,但从整体上来看,高等数学的应用数学还是未受到足够重视。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大大加速了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推广和普及,人们强烈地意识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高等数学的支持。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在高等数学应用数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更多的只是对数学理论的教授,而不能够把高等数学与相关专业相结合,继而把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专业实践中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其次是在教学的手段和教学模式方面的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最后在教学的理念方面,部分数学教师仍没有意识到应用数学的重要性,只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不利于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发展。
三、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措施
(一)学校完善课程设置,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在进行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过程中,学校应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只有学校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应用数学的良好氛围,才有可能推进高等数学的应用普及,不断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首先在高等数学的教材选编方面,教材编写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而影响应用数学的教学效果。学校在进行选择教材时,要尽量选择与专业贴近,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具有灵活性、拓展性和实践性的教材。其次在进行数学课程设置方面,要始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高等数学的应用能力为宗旨,根据现实情况对课程进行设置,如可以适当多设置一些实践性强的数学课程,适当减少理论性强的课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最后,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应用数学的活跃氛围,如在校园中定期举行数学建模活动或竞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师加强自身的应用数学的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学生和应用数学的学习之间起着桥梁的连接作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创新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对高等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改革,就必须增强教师自身的应用数学的理念和意识,只有教师从内心充分认识到应用数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指引学生进行应用数学的学习。此外,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把应用数学和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方面做出努力,这样可以为数学学习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三)学生要自觉培养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内因决定外因,要想真正实现高等数学应用教学的改革,最根本的还是培养学生自身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可多参加数学建模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此外,在日常的应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多培养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多运用数学思维对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不断加强自身运用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的应用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运用高等数学的能力。目前,国内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进行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是多方面、长期的一个艰巨任务。总之,进行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问题需要每个研究者认真探讨。
参考文献:
[1] 杜秀焕.高校高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改革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9).
[2] 迟子孟,王颖,赵欣,刘春艳.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3).
[3] 苏德毕力格.高等数学应用数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34).
[4] 陈晓,赵晓花.对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的相关问题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九)
摘要:
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就是数学,学好数学有利于大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让大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激发大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养成用严谨的态度看待周边的事物,为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
一、数学文化的具体含义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含了数学家、数学史、数学教育和数学发展中的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我国数学文化最早在孙小礼和邓东皋等人共同编写的《数学与文化》中被提及,这本书浓缩了许多数学名家的相关理论学说,记录了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对数学文化的思考。数学不单单是一种符号或者是一种真理,其内涵包含了用数学的观点来观察周边的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语言、图表和符合的表示,进行数学的沟通。数学文化可以在具体的数学理念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中揭示内涵。数学从本质上与文学的思考方式是共通的,数学文化中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在文学思考方式中也有体现。但是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较,也有其本身的独特性。数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改变和融合,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种通用语言,不再受到不同国家文化、语言的束缚,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推崇和发展,数学文化利用科学的方式对人类生活中的其他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是其他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大学数学中综合了物理、计算机、电子等知识,教学课程包含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开展数学课程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对数学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之前,充分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发现数学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使大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的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大脑的潜能,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通过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人文、科学方面等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对于增强学生全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数学文化渗透的方式
1.加强数学文化教学
大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进行培养,在数学课程教学中逐渐渗透数学文化的魅力,将数学文化具体融入教师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当加强自身对于数学文化的理解,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起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由浅入深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系统化的整合,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的技能,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技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主动问,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不断提升。
2.丰富教师教学方式
大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数学文化,学习数学知识。数学作为理科学科相对于文科学科学习起来更难也更枯燥,许多数学公式和定义比较复杂,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大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数学文化教学的优势,增加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记忆,在数学知识的教学前可以先用数学文化当作铺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数学的学习不再枯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例如,某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线性代数的相关图片,为学生解释了矩阵的概念、基本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矩阵的秩、逆矩阵和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举例,“A城市是所有大学学生毕业后向往的城市,而B城市则因为经济落后成为大学学生毕业后都想走出去的城市,假设B城市中每年有35%的人来到了A城市,而A城市每年仅有15%的人来到B城市,A城市的人口总共有1000万,B城市的人口有600万,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不变的情况下,5年后A城市和B城市的人口分别有多少,在很多年以后,两个城市人口的分布是否会出现稳定的一个状态?”该案例激发了学生对于线性代数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效率。
3.增加数学文化课程
各大学在数学课程设计上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数学文化课程,加强学生对于数学文化内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化的数学学习理论体系。例如,某大学在结合学生实际课程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学历史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了古代埃及数学的成就主要来源于纸草书、《九章算术》中的“阳马”指的是棱锥、射影几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非欧几何之父”的数学家是罗巴切夫斯基、最早使用“函数”术语的数学家是莱布尼茨、积分学早于微分学出现等等相关的数学历史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数学学习,详细了解了数学相关历史和发展情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使学生在大学数学课堂上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朝坚.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
[2]陈朝坚.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
[3]陈梅.浅谈数学文化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十)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求导思维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个数学教育者的共识。而初中数学小论文写作正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论文 写作
一、 初中数学小论文写活动的组织活动
所谓初中数学小论文写作活动
①从形式上看它有与学生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联系的,联系实际型数学小论文习作,有对旧知识来源加以考究的旧知识的新探索型数学小论文习作,有对课本知识加以联想的课本知识的引伸型数学小论文习作,有以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知识为素材的趣味型数学小论文习作及对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不符合数学知识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驳斥型数学小论文的习作,
②从数学小论文的写作指导方面看存在普遍性指导(即共性指导)与特殊性指导(即分类指导),所谓共性指导就是对数学小论文写作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选题、资料的收集与整合,论文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所谓特殊性指导就是指对每种类型的数学小论文中所特有现象进行分类指导,
③从活动原则上看应由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及示范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并存。开展初中数学小论文写作活动,应当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可以据各个环节的时间段与知识结构不同按以下过程进行:
整个过程贯穿合作学习探究的特点,每个环节匀可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改进做法。
二、初中数学小论文的习作类型的活动实践
初中数学小论文就就是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碰到的数学问题,通过资料的搜集整合,最后写成的数学学习的探究性文章。
1、联系实际生活型
这一类型就是以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的为载体,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概括,研究其数学知识的本质。如:在年初寒假后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每位同学在春节时得到一笔压岁钱,于就是我们课题组给学生出了一道题为《压岁钱的合理增值和使用》的小论文习作,于就是集大家纷纷议论起来如何来写好这样一篇数学小论文呢,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存入银行,但如何存入较好呢?于就是他们分别各自在银行调查来利率表,合理的增值和使用压岁钱的方案五花八门,观点及论据多得不可胜数,其中有位同学说过五年后上大学时拿出这笔钱来当作学习费用,共设计了8种方案,以1000元为本①每3个月转存一次总额就是元②每6 个月转存一次总额就是1089..84元③每年转存一次总额就是元④三个一年期后改为两年期总额就是元⑤二个一年期后改为一年期总额就是1103..48元⑥两个两年期后改为一年期总额就是元⑦一个两年期后改为三年期总额就是元⑧五年定期总额就是元通过宋一次实践后同学们懂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更深深懂得数学更服务于生活。
2、对旧知识的新探索型
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局限,对许多知识的来源与拓展无从着手,因此要收集有关资料对旧知识的来源加以考究,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对旧知识加以拓展,形成新知识如:零(0)每个学生都认识,自从初中数学把零规定为自然数后就有一位学生他以0为题写出了一篇《说“0”》的数学小论文。他以“0”就是符号就是数学阿拉伯数字中十个基本符号中的一个符号说起到“0”表示一个数,就是整数系统中的不可缺少的数,它就是非正数和非负数,就是唯一的中性数,就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然后谈到0 就是自然数,从十个为什么中说到零不就是自然数到现在认为0就是自然数及0的奇偶性说到0 与无穷小的,分清无穷小量就是不断变化中的变量而零却就是一个确定的数,这样通过这篇小论文的写作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搜寻到这个“0”的有关知识化了不少时间,把零的知识整理到一块,这样有利于学生这一知识的理解记忆,更难得的就是这位同学还查了《辞海》中对零的定义解释,从中可以看出数学小论文的习作可锻炼人的态度。
3、趣味型
这一类型则多以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知识为素材,从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小论文写作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与小论文的写作效率,如有一位同学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后联想到构成勾股数的简单方法,他认真地观察每组勾股数的 ①3、4、5;5、12、13;7、24、25;9、40、41┉②6、8、10;8、15、17;10、24、26┉
他从中总结出规律,第①小组最小数为奇数,其它两个为连续正整数,第②小组最小数为偶数时另外两个数相差2的正整数,故他设A,B,C为一组勾股数时总结出 ①A为偶数时A=2N+2;B=N(N+2);C=B+2(N为正整数且N≥2)②A为奇数时A=2N+1;B=2N(N+1);C=B+1(N为正整数)。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的观察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的提高,正就是这样一小小的勾股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洞察能力与概括能力。
4、驳斥型
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符合数学知识常规的错误观点他们会用数学的知识加以批判与驳斥,然而我们可以对此引导,归纳。叫同学们自己总结经验从而可以写出数学小论文与大家交流,从而增加知识面,增加交流机会,有助于协作学习,如有位同学在学不等式后对一道题的正确的质问写成了数学小论文习作,题目为“把一堆苹果分给了几孩子,如果每个人分了三个则分8个,如果每分5个则最后一个得到的苹果数不足3个,求出孩子与苹果 的个数”而课本中求解为:解设有x个孩子则苹果数就是(3x+8)个由题意可得3x+8≤5(x—1)+3所以x≥5故x取5, 6,7,8,9。即可求苹果数,而这位同学则认为“不足3”应理解为“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3”故不等式改为0≤3x+8—5(x—1)<3∴5<x≤∵x为整数故x=6从中可发现学生的质凝精神,不向权威低头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质凝,提出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
5、课本知识的引申型
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后会据课本的知识的结构与自己的经验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的提示,对课本的课本知识进行联想思考得出可讨论的问题然后可以进行论述,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公理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HL”定理后联想到“钝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特例”在这篇小论文习作中他写出了“在两个钝角三形中有最大边与另一条边及钝角也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钝角三角形全等,并且它用证明的方法证之为正确,他从直角三角形为判定特例联想而来的,从而也用前面学过的直角三角形全等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给予了证明,事实这一切也只不过就是简单的举措,但在许多同学中就没有如此丰富的联想,而这位同学自从进行了初中数学小论文写作以后,遇事认真,态度诚恳,又动了脑筋,从而丰富了想象力,联想不断,终于有上述这一篇结构新颖、题材突出的小论文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从此这位同学的数学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数学成绩一直领先。
总而言之通过对初中数学小论文写作活动的实践研究建立起一整套的理论依据。使我们数学教育者及学习者有较可靠的方法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技巧的理解与掌握,从数学小论文的创作过程中获得和提高,使初中数学小论文写作活动真正发挥激励、交流、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并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十一)
一、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1.用好教材,强调数学的应用性与趣味性
不少数学学困生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的,是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所以无法喜欢数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单调呆板的教学模式,不能只会教教材,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比如在探究《矩形的判定》这课的时候,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出示一块矩形小铁片,并提出问题———某公司的林老板想招聘一名质检员,他拿出老师手中的这个四边形零件,问正在参加应聘面试的陈华:假如现在你只有一把刻度尺作为工具,你能检测出这个四边形零件是否为矩形零件吗?若能,该如何检测呢?让学生猜测、讨论片刻后,教师告诉学生,陈华利用他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快就回答出了这个问题,面试顺利过关。再问学生是否想学习陈华解决这个问题所用到的知识?这样引入新课,学生马上会感觉到学习矩形的判定有趣又有用,可以大大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学习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若只讲解教材提供的内容,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学这些内容没意思,也没啥用。教师可先出示一道题:口算1532-1522,问学生能否口算出结果,学生感到疑惑时,教师立刻说出答案并请学生检验是否正确。甚至还可以选一些更复杂的题进行快速口算,让学生感到吃惊和好奇,这时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与趣味性,使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倍增。
2.体现主体,促进学困生主动获取新知
数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事无巨细地“灌”,学生只能一次一次地听、一条一条地背,那么学生一定会无比厌烦,当学生面对新知识时,他们依旧很“受伤”。因此,教师应避免“满堂灌“”一言堂”,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唤起他们沉睡的学习热情。比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活动,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互相纠正、互相补充。学困生在这个时候往往会表现得更主动,更能得到锻炼。在学习小组内开展互帮互助,让学习好的学生多帮助学困生,检查学困生做的基础练习,并帮助他们解决练习中碰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正像某些学困生说的“我在与同学交流时,就觉得更自由、更放松、更容易理解新知识”。有些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获得,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协同大脑主动思考,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时,教师先安排学生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棍(规定木棍的长度),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围三角形,想想怎样的三根小木棍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对于学困生还可以作适当的提示: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根木棍中,较短的两根木棍长度之和与最长的木棍长度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用三根小木棍无法围成三角形的情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的内容。
二、加强学法指导,提升学习能力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在为学困生补缺补漏的过程中,以数学学习中问题的解决为载体,让学困生逐步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比如教师要指导学困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简单的问题课前解决了,课上就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指导学困生记好课堂笔记,监督他们独立完成作业,坚持课后复习,及时系统小结;引导学困生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利用图形、表格、知识树等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框架结构,便于理解和掌握……这样,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会逐渐提高,会感到数学越来越好学,慢慢地喜欢上数学。
三、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十分艰巨、长久的工作,需要教师给学困生多一份尊重和关爱,多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也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让数学学困生喜欢数学,进而让数学学困生学好数学。当然,随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也会不同,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关注学困生的成长,最终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教育随笔。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体会并运用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对这些加法进行比较熟练地口算。
2、使学生能尝试运用所学加法去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活动中累积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使学生能与同学互相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会并能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小棒、计数器、卡片、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出示松鼠卡片)大家看这是谁呢?
生:小松鼠!
师:对,是小松鼠!大家都很厉害,那么谁知道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
生:松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小松鼠特别开心,因为今天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跟着松鼠妈妈一起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采了多少吧!(出示ppt课文情境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说一说图中传达的数学信息。(讲解25和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踩了多少松果?
(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松果?
(3)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松果?(出示问题卡片)
3、给学生实践,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出示数学卡片)
4、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问:从20里面拿掉4根,还是从5里面拿掉4根?(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是从十位上拿走还是从个位上拿走?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1,再算20+1=21。
5、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了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示:这个问题上个问题的算式和算法都一样。)
6、请学生列算式解决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踩了多少松果?
25+4=29
提问:4根小棒摆在5那里还是20那里?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拨在十位上还是拨在个位上?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9,再算20+9=29)
7、带学生做游戏(你出几我出几,我们之间相差几)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练习
四、课堂总结
把小松鼠人物化,带领学生发现小松鼠采松果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交流,不用教师刻意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在自然平和的气氛集中注意力并学会知识,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十三)
一学期初中生活匆匆而过,发一下这学期的考试成绩!
这是第一次在博客上发成绩,先介绍一下,我们学年共有8个班,634人。我在八班,54人。每学期的第一次和第三次考试,属于月考,第二次是期中考试,也是南片学校联体测试,很重要的。学期末是期末测试,还有最后一次是调研测试!
月考只考数学语文英语,120分制,但因为语文作文占了半壁江山,50分的分值,所以我们的语文成绩向来会低些。
月考;数学107语文94,作文38英语109学年第八,班级第四(看得出,我们班很有实力哦
数学学年最高分120,语文99,英语118
这是新初中的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算很理想,但我只认为这是一次对新初中考试的适应。想在新初中站稳脚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我班有一个人,叫刘岩,是学年第一,这可不行,我不能让他超过啊,下次可得努力了!这次真是惨败!而且这次的数学太糟糕,让数学老师很失望,真不希望这样,但是我是数学课代表,我就要尽力做数学的最高分。(其实我也不知道数学老师新学期怎么选了我当课代表,呵呵,但是我是不会让老师对我失望的!
期中考试加上了小科,也就是生物,政治,地理,历史,合为一张卷每科满分50。
期中;数学111,语文91,作文39,英语109学年第五,班级第二。(这次还是有点进步的,我要一点点的往上爬)生物26,地理38,政治36,历史42(我的小科真的很差
数学学年最高分112,语文99,英语111
虽说这次进步了,但我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没有尽最大的努力。以后还是要全力以赴,只要我尽力了,考第几也没关系。
数学小论文范文(篇十四)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XXX,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是在鲍建生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的研究背景。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成为数学教育的中心话题之一,表现在:关于建模的文献大量涌现,有关数学建模的书籍相继出版以及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召开: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es on MathematicalEducation…ICME,国际数学建模与应用的教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s o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Applications--ICTMA.
在1976年,ICME-3上,Henry Pollak整合应用与建模到数学教学中,作了名为“数学和其他学校学科的相互作用”的调查报告(survey lecture),从而把应用与建模带到了前沿;ICME-4上,Bell傲了 “学校里数学应用教学的世界范围的可用材料”的报告、从1984年在澳大利亚的ICME -5开始,应用与建模被列为每4年一次的ICME会议的日程,包括常规工作(regular working),专题小组(topic groups)以及报告(lectures)。
ICTMA5的历史起于考虑为那些成为研究生后将被要求解决繁杂的真实问题的本科生做准备,在英国,可以被称为ICTMA之父的David Burghes,决定和学校教师一起合作为中学的小孩制作有趣的建模调查,来活跃学校数学课程。ICTMA团体从1983年开始,每2年举办一次ICTMA大会,每次会议都会出版一本会议论文集。一系列会议提供一个论坛,讨论所有领域,所有水平的数学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到学院到大学一中涉及的应用与建模教学的所有方面。在2003年,ICTMA成为ICMI的一个附属团体,许多成员参与了 ICMI研究系列14 “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建模”.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根据框架上的五个评价桁标进fr测试题的编制,并得到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评价框架”编制逑模测试任务时的5个原则:
情境维度:背景不容易剥离:
内容维度:情境下的数学内界所以有可能是多样的;
过程维度:解答建模测试任务仏:要“数学化”(现实情境--数学模型)的过程;
任务类型设置维度:三种类型的建模测试形式可以选择某种或某几种;
建模水平维度:需要考虑建模测试任务的水平属于再现、联系、反思的哪一个水平。
并按照评价框架生成数学建模能力测试卷,选取全国八个不同地区的1172名学生进行测试,采用项目反映理论(IRT: Item Response Theory)对于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检验测试题的拟定水平是否符合客观水平,从而验证了评价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
- 上一篇:举报材料范文(优秀14篇)
- 下一篇:表扬稿范文(优秀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