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14篇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篇

在20-年里,我场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关怀、支持和帮助下,高度重视动物防疫条件的建设与完善,严格执行了各项防疫制度,因此获得了预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出栏商品猪近3000头,现存栏能繁母猪152头,育成猪1450头,由于重视疫病防控措施落实,一年来,生产平稳,没有出现重大动物疫情,成活率达98%,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免疫情况

我场高度重视生猪疫病防疫工作,严格执行《生猪防疫制度》,在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制定了符合本场条件的免疫计划及程序,严格依照免疫程序落实生猪免疫工作,并建立了免疫记录。在重大动物疫病方面,我场主要进行了猪瘟、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工作:猪瘟应免数3085头,实际免疫数3085头;猪口蹄疫应免数3076头,实际免疫数3076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应免数3052头,实际免疫数3052头。应免猪免疫率达100%。

二、抗体抽样检测情况及疫情发生情况

20-年春秋两季,分别检测生猪免疫抗体效价检测30头份,猪瘟、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效价检测结果均达到上级要求(未开展检测的按实际情况写)。今年本场除发生常见普通病外,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因此没有做出任何疫情报告,但我场时刻警觉,高度重视。

三、场内环境及设施变化情况

本场原有设施设备情况:办公室1间,车辆消毒池1个,消毒室1间,高压消毒机1台,车辆消毒机1台,兽医室1间,沼气池50m3,氧化塘亩,化尸池1个(30m3),储粪池1个(40m3),干捡粪手推车1台。

变化情况:今年本场地址、环境和设施设备没有大的变化,只新购进高压消毒机1台,新建化尸池1个(30m3)。

四、人员变化情况

我场法定代表人为×××,场长(负责人)为×××,防疫人员为×××,没有变化。

五、日常消毒情况

20-年,本场严格按照《卫生消毒制度》执行消毒措施,进出人员、车辆严格消毒措施,场内栏舍做到专人负责5天消毒一次,并定期更换消毒药品。

六、兽药使用情况

我场按照《用药管理制度》和《饲料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投入品(饲料、兽药、疫苗)使用记录,要求有关人员严格落实投入品采购、使用及出入库登记制度。20-年,我场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兽药休药期制度,没有采购、使用违禁兽药。

七、无害化处理情况

20-年,我场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对正常死亡生猪采取化尸池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全年死亡生猪70头(如有申报无害化补贴的按上报数填写),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八、检疫申报情况

20-年本场出栏生猪近3000头,申报产地检疫1200头(按实际填写),产地检疫申报率为40%,漏检情况较严重,今后我场将严格要求相关人员在生猪出栏前,向当地动物检

疫部门申报检疫,严格落实《产地检疫申报制度》。

以上是我场20-年的动物防疫条件及动物防疫制度执行情况报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及时改正。今后,我场将根据《动物防疫法》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场的动物防疫条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深化管理,有效防控生猪疫病,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合法生产经营,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良心猪放心肉。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篇

猜你正在找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状况调研报告的怎么写?那么就给你这篇范文参考。

近年来,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这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如何完善与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动物防疫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肤浅的看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

华蓥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其他乡镇畜牧站的办公条件也很差,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

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

加强行政管理。

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而且是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动物防疫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标。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建立完善机制。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三篇

我场成立于20-年,位于**县百朋镇南岸村。自20-年成立以来,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及《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强制免疫制度及休药期制度,确保我场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我场现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员1人。为规范我场的生产经营行为,提高动物防疫条件水平,我场制定了各种防疫制度,建立了养殖档案,根据动物防疫条件审核要求,对我场的动物防疫条件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选址和布局

1、选址合理。我场建场时进行严格考察,选址远离居民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具有天然的防疫屏障和隔离条件),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500米以上,周围500米内无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及动物产品集贸市场,距离其他养殖场1000米以上。

2、规划布局科学。我场周围建有围墙,出入口设有与门同宽,长4米、深米以上的消毒池,大门口还有人员消毒通道;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有围墙分开;生产区入口处置有更衣消毒室,各养殖场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消毒垫;生产区内清洁道与污染道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二)生产设施设备齐全

1、每栋栏舍安装有通风设备(换风扇)、配有照明设施。圈舍地面和墙壁用水泥混凝土,以便清洗消毒;设有兽医室及配备有相应的防疫设备;我场还配备有冰箱3台,用于保管疫苗。

2、进入场区门口设有消毒池(喷淋消毒设施),场区内设有海尔牌的消毒器械3台、更衣消毒室,每栋栏舍之间设有消毒垫,同时库存消毒药10件。

3、在场区的下风口处设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如:焚烧炉1台(或留有一片空地用于深埋病死畜禽);同时还建有一个100立方的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化粪池)。

4、在场区内设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栏舍和独立的患病动物隔离栏舍。

(三)制度健全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我场建立有生产管理制度、免疫制度、用药制度、检疫申报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畜禽标识制度及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2、建立养殖档案。做好日常生产记录,生产养殖过程中,按要求做好检疫申报、饲养、兽药的购进与使用、免疫、检测、消毒、解剖、病死禽无害化处理等记录。

(四)人员符合要求

我场的工作人员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现有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5人,有1人有职业兽医或乡村兽医资格证;饲养员3人,并且经过培训后上岗,经体检合格并持有健康证,工作职责分工明确。

上述是我场对动物防疫条件的自查情况,经过自查发现我场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检疫申报、消毒、无害化处理等记录不是很完善,但自我认为基本达到动物防疫条件审核要求,现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申报,望主管部门及时给予现场审核。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四篇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岗位责任制

一、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做好记录,不得擅自离岗。

二、工作人员要认真巡护监测。发现疑似疫情要立即报告,不得延误、隐瞒。

三、工作期间不许饮酒、赌博等从事工作以外的聚众娱乐活动。

四、工作人员如有特殊情况要离开岗位,必须向主管领导说明情况,获得批准后,方可离开。

五、必须严格执行疫情报告程序,实行零报告制度和疫情报告。

六、及时准确汇总、上报监测信息。

七、没有发生疫情时,每日11:00分前将零疫情信息报告表报送大兴安岭野生动物保护处。

八、发生疫情后,要严格按照《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加格达奇监测站监测与防控应急预案》和上级所规定的内容和程序上报。

九、监测发现有动物异常死亡现象,报告信息要包括时间、地点、种类、数量、有何异常、报告情况、现场处理方式方法、送检情况等内容,严格按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所规定的内容(05年11月21日传真)进行填写。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五篇

直报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二、系统应用条件

(二)信息报告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练操作直报系统。

—1—

三、用户设置及职责

直报系统用户设置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监测管理机构、监测站以及科技支撑单位均为直报系统用户,其职责分别是:

(一)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监测总站):负责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报告和反馈;负责直报系统的管理、维护及升级;指导直报系统应用技术培训;组织直报系统应用的考核。

(二)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省级监测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报告和反馈;审核下级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站上报的数据;负责本辖区VPN证书和直报系统用户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织本辖区直报系统用户的考核。

(三)地市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野生动物异常情况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报告和反馈;负责本辖区直报系统用户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织本辖区系统用户的考核。

(四)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野生动物异常情况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和报告。

—2—

(五)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以下简称监测站):负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和报告。

(六)科技支撑单位:负责提供疫源野生动物相关信息,协助野生动物疫病初步诊断、有关数据库建设。

四、用户管理

(一)用户权限。各级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站通过用户账号登陆方式,在本级权限内查询、统计本辖区内各级监测机构上报的信息。

(二)用户账号。每个监测管理机构设立1个直报系统用户账号,监测站由上级管理机构设立1至多个直报系统用户账号。

账号统一由字母G(M、K)和10位数字组成,并遵循以下规则:

1.G+xxxxxx+0000(G代表管理机构,不分大小写,xxxxxx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000为补齐码)。

2.M+xxxxxx+01+00(M代表监测站,不分大小写,xxxxxx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1为本省(区、市)监测站序号,00数字2位为监测站子用户序号)

—3— 3.K+xxxxxx+01+00(K代表科技支撑监测站,不分大小写,xxxxxx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1为序号,00数字2位为子用户序号)

(三)用户信息。用户首次登陆系统后1周之内,完成本机构通讯、人员、仪器设备、应急物资贮备情况填写,并适时更新。

五、系统安全与管理

(一)直报系统采用VPN证书及用户密码“双保险”,严格执行“一户一证”原则。

(二)用户首次登陆后,应立即更改初始密码,用户密码一般应在6位以上,由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建议用户密码半年更换1次。

(三)直报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泄露VPN证书、用户账号和密码。一经发现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向上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申请证书注销和密码重置。

六、报告内容与程序

(一)日常监测信息报告。日常监测信息包括监测人员在路线巡查或定点观测过程中监测到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种群特征、地点、生境等。各级监测站通过在直报系统中填写监测信息日报表单方式完成日常监测信息报告。

—4—

(二)快报。当发现野生动物行为异常或异常死亡等情况时,用快报报送该信息。快报遵从“一事一报”的原则,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和各级监测站通过在系统中填写快报表单完成初次报告。同一野生动物异常情况事件连续发生时,新增情况通过“接续报告”补充信息。

(三)零报告。零报告是根据监测防控形势需要,在重要时期、重点区域实行的每日报告制度。各级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站通过在系统中填写监测信息日报表单完成报告。执行零报告制度期间如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则另以快报形式报送情况。

(四)专题报告。为某一特定事件作出的以文本文件形式上传的分析、总结等报告,通过系统专题报告形式上报。

七、数据管理

(一)数据管理权限。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监测管理机构可以查看、统计本辖区内上报的监测信息,若确实需要查看本级权限以外地区的监测信息,须向上级管理机构申请临时权限。

(二)数据审核与订正。省级监测管理机构应及时审核辖区内的监测信息,检查所录入数据有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对有疑问的信息及时向相关人员核实,如发现有错项、漏项和逻辑

—5— 错误的数据,须由上报人将数据予以订正,确保录入的信息完整、准确。

(三)数据查重。监测总站和省级监测管理机构负责对个案信息进行查重,及时更正、并案。

八、信息报告保障措施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六篇

尊敬的领导:

在20xx年里,本社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及制度执行情况,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改善养殖及防疫条件,具体情况如下:

一、免疫

本社严格执行蛋鸡免疫制度,整体效果明显,但是对疫苗的存放和稀释环境重视程度不够,再次强调了对疫苗的废旧及遗留物的集中监管处理及存放和深埋。拟组织一次学们。

二、疫情报告

本社未发生过严重疫情,但在模拟报告中发现,书面报告主题不清,用词不当及叙事不清,电话报告中语音含混速度过快等问题,因此强调了用词的简洁明了。报告要素的准确无误。

三、养殖档案的执行情况

总体可以,但有发现漏记补记情况,因此须加强责任心,严格档案制度。

四、无害化处理方面

有发现图省事,埋坑深度不够,生石灰厚度不达标,己作罚款处理。

五、消毒

本制度执行情况良好,但一部分员工对消毒*物知识及配好的消毒液存放时间掌握不足,己在加强学习培训。

六、标识情况

本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七、休*期的问题

总体执行良好,但有部分技术类员工对一些不常见*物的休*期不明了,关键是未掌握*物的代谢过程和时间,需加强学习时间。

八、检疫申报情况

已按要求执行,但本市内调运要作好详细记录,以备有案可查

各位领导,本社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深化管理,加强员工培训学习,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养殖,为全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七篇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无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中毒事件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村级防疫员的身份又是农民技术员,人多,流动性大,如何管理和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实行“花钱买事,不以事养人”,是摆在我们动监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的工作实际,笔者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是部分人员年龄偏大;二是人员素质偏低;三是部分人员兼职;四是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四级动物防疫体系最基础的部位,其工作质量决定整个动物卫生和畜牧业发展工作成效。如何真正建立一支合格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并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目前深化基层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就如何充分发挥和调动好村防疫员的积极性,加强和完善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应当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并形成共识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防疫体系的关键环节,我们的工作能否落实取决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监部门必须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村防疫员队伍建设,要以争创“三好”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五好”村防疫员活动为载体,巩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成果。

二、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xx〕46号)规定:在每个行政村聘用1名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域性动物防疫监督所(动物防疫检疫站)的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承担动物计划免疫或强制免疫注射、佩带耳标、填发免疫卡、填写免疫档案、协助动物产地检疫、消毒、疫情报告、掌握畜禽饲养情况,以及动物卫生管理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目前需要加强的是动物产地检疫、畜牧技术推广等工作:

1、抓好产地检疫工作。面对产地检疫工作人少、面广、线长的实际问题,又要切实、有效地全面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村防疫员(协检员)的作用。在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协助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消毒工作的职责后,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工作规范,明确责任、科学实施、做好落实。保证将疫病消灭在产地,外疫不传入。要建立和完善《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村级协检员聘用委任书》、《村级协检员动物检疫工作责任书》等管理制度。要实行报检和巡检相结合的检疫管理工作机制。

2、开展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结合区域畜禽饲养情况,开展人工受精、种草养畜、清洁养殖等技术推广工作。

3、实施相应的兽医服务。因为村级动物防疫员目前还做不到专职,因此多数还进行相应的动物诊疗、兽药、饲料经营服务,但必须服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大局,使其在诊疗活动中掌握本村疫病流行状况,为上级疫情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4、理顺工作关系。村级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

三、逐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标准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为做好基层动物卫生工作和畜牧业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经费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范围,补贴经费必须进入县级动监局专户,实行每半年发放一次。因此对经费使用情况要加强监督管理。市县动监部门应主动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积极落实和兑现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方便条件。要将对防疫员的补贴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立项、评优的先决条件,对于不落实或减少补贴资金的,不予支持。要按照每个行政村一个防疫室和“五有一落实”(有防疫员、有防疫室、有交通工具、有通讯工具、有防检疫和冷链设备,落实防疫员报酬)的建设标准,并有计划地免费对村级防疫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达到中专学历水平。

四、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实施奖惩制度

县级动监部门和乡镇区域所应按照《村防疫员管理办法》等规定,完善细化县级考核办法,配合有关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选聘合格人员。本着绩效挂钩和多劳多得的原则,采取指标考核方式,确保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质量,对不合格者不予兑现工作补贴。考核的重点主要有:

1、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和免疫合格率,可通过实地检查和抽样调查等方式确定是否100%进行免疫,通过实验室的血清学试验确定抗体保护率水平,以检验免疫质量。另外也可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确定本地动物防疫工作成绩。

2、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是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检查对免疫标识佩戴和免疫档案填写完成情况,规模饲养场和养殖小区用药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作为考核村防疫员的重要内容。

3、免疫和畜牧业生产相关报表的填写、上报是否完整、按时。

4、产 地检疫工作完成情况,要根据检疫书证使用和收费帐目考核检疫、消毒工作,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坚决予以处理。

五、积极探索建立村防疫员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选聘、考核和培训机制,大力推进“五好”村防疫员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畜牧业畜牧业建设,为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就一支技术过硬、思想先进和村民信任的防疫员队伍。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八篇

第一条根据《xxx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动物疫情是指动物疫病发生、发展的情况。

第三条xxx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内的动物疫情报告工作。xxx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公布动物疫情。未经授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布动物疫情。

第四条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辖区内动物疫情报告工作。

第五条动物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县、地、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建立四级疫情报告系统。

xxx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全国布设的动物疫情测报点(简称“国家测报点”)直接向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报告。

兽医法规

第六条动物疫情报告实行快报、月报和年报制度。

(一)快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快报:

1、发生一类或者疑似一类动物疫病;

2、二类、三类或者其他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

3、新发现的动物疫情;

4、已经消灭又发生的动物疫病。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家测报点确认发现上述动物疫情后,应在24小时之内快报至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应在12小时内报xxx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二)月报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辖区内当月发生的动物疫情,于下一个月5日前将疫情报告地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地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每月10日前,报告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于每月15日前报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将汇总分析结果于每月20日前报xxx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三)年报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每年应将辖区内上一年的动物疫情在1月10日前报告地(市)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地(市)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1月20日前报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1月30日前报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将汇总分析结果于2月10日前报xxx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第七条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家测报点在快报、月报、年报动物疫情时,必须同时报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家测报点报告疫情时,须同时报告xxx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抄送农业部动物检疫所进行分析研究。

第八条疫情报告以报表形式上报。需要文字说明的,要同时报告文字材料。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统一制定动物疫情快报、月报、年报报表。

第九条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和从事动物防疫科研、教学、诊疗及进出境动物检疫等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本单位疫情统计、登记制度,并定期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第十条对在动物疫情报告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的,按《xxx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引起重大动物疫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xxx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实施。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九篇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防范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和扩散,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xxx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疫源是指携带并有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危险性病原体的陆生野生动物;所称疫病是指在陆生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者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传染性疾病。

第三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实行属地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

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林业局设立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机构,具体承担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及时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情况进行调查与监测,综合分析监测数据,提出防控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明确专门机构,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明确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机构、编制、人员和资金,加强监测防控工作管理。

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护林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应当按照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调查与监测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调查,掌握疫源疫病的基本情况,为制定监测防控发展规划、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第六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情预测预报活动,预测流行趋势,评估疫情风险,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情进行预警,并向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

第七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下列区域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一)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

(二)候鸟迁飞通道;

(三)自然疫源地或者曾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地区;

(四)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密集区及其产品集散地;

(五)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较大的边境地区;

(六)其他容易发生陆生野生动物疫情的区域。 第八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监测站。

在区位重要的区域应当设立国家级监测站。国家级监测站的设立,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经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评审后批准公布。

国家级监测站外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列为省级或者县(市)级监测站。省级监测站的设立,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县(市)级监测站的设立,经所在地县(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省级和县(市)级监测站名单应当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监测站统一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地名)×××级(国家级、省级、县(市)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命名。

第九条

监测站应当配备专职监测员,明确监测范围、重点,布设巡查线路、监测样点,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专职监测员应当经过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

监测站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兼职监测员。

第十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分为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通过巡护、观测等方式,了解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活动状况,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

专项监测是指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针对特定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种类、特定的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组织开展的监测。

日常监测、专项监测情况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 第十一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及其他监测机构,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的,应当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机构反映。

第十二条

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获得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报告或者有关情况反映后,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逐级上报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对上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及时上报国家林业局。

第十四条

国家林业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及时向xxx报告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情况,同时通报xxx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情况制订应急预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和人员;

(二)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和程序;

(三)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控制和防控措施;

(四)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处置物资保障。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需要和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防护装备、消毒物品、野外工作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必要时,应当成立应急预备队,及时处置陆生野生动物疫情。

第十七条

发生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情时,所在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疫情风险评估,做好事发地的封锁、隔离、消毒等防控工作。 第十八条

在处置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情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大规模猎杀陆生野生动物;特殊情况确需猎杀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禁止在陆生野生动物疫情流行区域,从事采集病料样品的活动,法律法规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关科研机构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科学研究。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监测防控机构应当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一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应当实行严格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

第二十二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瞒报、谎报信息,造成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处置延误,疫情传播、蔓延的,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

日起施行。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篇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状况调研报告怎么写?以下是我们给你的范文格式参考。

畜牧业作为农林牧副渔业中一个重要的产业,在其生产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发展方面占有一定作用。为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对基层畜牧进行防疫工作的展开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基层畜牧防疫工作,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增加养殖户的利润,对市场稳定也有一定作用。提高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和抗受害能力,稳定供货渠道,维护畜牧市场的持续发展。但目前来看,由于一些不可控或者可控原因,导致基层畜牧的疫病防治情况并不稳定,通过分析现存的问题,对基层畜牧防疫工作进行改进和加强。通过分析基层畜牧存在的主要疫病,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基层畜牧的防疫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可行的意见

1 基层畜牧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基层畜牧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养殖户散户养殖的问题,对于处于偏远地区的山村,基层畜牧防疫工作就很难落实,只能普及到乡镇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畜牧防疫的范围和程度,目前有经验的基层畜牧兽医都在镇上流动,很难遍及山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层畜牧兽医队伍趋于老龄化,后续的培养人员缺乏,跟不上基层畜牧兽医的发展队伍。其次农民对于基层畜牧防疫的知识了解甚少,很难进行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展開。即使是地理位置较近的地区,对于兽医人员的前往和出行也有一定困难,而且认为繁重复杂,这些问题就造成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不全面和缺陷。

基层防疫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基层防疫工作队伍建设主要是管理和制度方面的松散和复杂的问题。现在阶段,基层防疫工作队伍中存在对于一些专业学习疫病防护的人员并不能发挥其作用,部分人员存在闲置问题,很多工作人员从事与自己本职不相干的工作,导致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低效率和无效率,其次在管理和人员调配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在疫病发生时,不能进行有效的防治和正确的指导,这就造成疫病的传播和蔓延,造成养殖户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基层畜牧防疫工作队伍的建设有重大意义。作为全队的负责和指挥,工作队伍的建设需要改进和整理。通过对现有的队伍进行改良,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2 针对现有问题的措施改进

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改进

关于工作中工作人员缺乏的问题,从基础畜牧防疫工作的待遇入手,对兽医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提高,在各方面进行相关的补助,最关键的是进行交通补助,,保障新的兽医人员进入机制,从根源上解决行业的人员进入问题。对于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老龄化的问题,尽量改善兽医人员的工作状况,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同时,领导应该对基层畜牧防疫工作加强重视,扩大基层工作的防疫人员的数量。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适当的减少工作的范围和程度,在增加待遇的基础上,放宽招收的条例,尽可能的招收年轻的工作人员。对于年龄大的工作人员,安排比较轻松的工作,对新进的员工进行培训和传授经验。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进行专业知识提升和改进。

工作队伍建设方案

要想提高对疫病的处理能力和应对能力,就应该加强工作队伍的建设和改进,对工作队伍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和加强。建立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对管理办法进行完善和管理。要对现有的资源和工作人员进行整理和管理。在建设队伍的过程中,要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信息手段和先进的知识水平进行相关的素质提升和水平提高。在建设工作队伍的过程中,要保证整体队伍的稳定性和坚定性,确保在面对突发疫病时,整个工作队伍以井井有条的态度进行处理和应对,形成以主力应对,外围工作人员预防,基层工作人员检查和监督,确保整个工作队伍处于高效的工作和运转中。此外,对于队伍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正,对于工作始终尽心尽力认真完成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经济奖励,对于工作不严谨认真的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就可以加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而且,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应该对通过的人员进行明确的工作分配,使其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价值。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对于昂的调动和分配进行相关的规定和管理。在整个队伍建设中,要存在竞争机制,对工作进行良性竞争。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具体执行中,仍然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完善。在建设体制中存在奖惩不明确,责任工作不明确的问题,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岗位责任也存在缺陷,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的修正和完善,对兽医防疫工作进行加强和管理,结合法律和体制,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努力解决现有的效率不高且应对疫病和处理能力低下的问题。经过修正,努力达到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基本要求。基层畜牧动物的防疫工作相对来说复杂又繁多,工作任务比较重,实际工作比较艰辛。

基层畜牧动物作为养殖户的收入来源之一,关系到养殖户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情况,而且做好基层畜牧的防疫工作对食品安全也有相当的关系,养殖户养殖畜牧动物主要用于市场上肉食的供应,因此做好基层畜牧防疫工作有重要意义。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一篇

尊敬的领导:

在20xx年里,本社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及制度执行情况,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改善养殖及防疫条件,具体情况如下:

一、免疫

本社严格执行蛋鸡免疫制度,整体效果明显,但是对疫苗的存放和稀释环境重视程度不够,再次强调了对疫苗的废旧及遗留物的集中监管处理及存放和深埋。拟组织一次学们。

二、疫情报告

本社未发生过严重疫情,但在模拟报告中发现,书面报告主题不清,用词不当及叙事不清,电话报告中语音含混速度过快等问题,因此强调了用词的简洁明了。报告要素的准确无误。

三、养殖档案的执行情况

总体可以,但有发现漏记补记情况,因此须加强责任心,严格档案制度。

四、无害化处理方面

有发现图省事,埋坑深度不够,生石灰厚度不达标,己作罚款处理。

五、消毒

本制度执行情况良好,但一部分员工对消毒药物知识及配好的'消毒液存放时间掌握不足,己在加强学习培训。

六、标识情况

本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七、休药期的问题

总体执行良好,但有部分技术类员工对一些不常见药物的休药期不明了,关键是未掌握药物的代谢过程和时间,需加强学习时间。

八、检疫申报情况

已按要求执行,但本市内调运要作好详细记录,以备有案可查

各位领导,本社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深化管理,加强员工培训学习,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养殖,为全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二篇

2009年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根据××林业局《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迪林发〔2009〕9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09年度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是《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赋予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做好监测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监测防控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精力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扎扎实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积极指导各监测站点提前进入运行,确保对我县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进行严密的追踪监测。

二是科学规划,做好日常监测与防控。监测站点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设置候鸟等野生动物观察点、巡查路线和监测样地,加强对重要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地和鸟类主要繁殖地、停歇地、迁徙走廊带及相关环节的疫情监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按照“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的要求,严密监测本区域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动态,每天按时上报监测信息。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养殖野生动物的疫病防范工作。各监测点定期对本地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进行检查,指导其做好卫生防范及消毒处理工作,防范可能出现的疫情,保障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安全。同时,结合当前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强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市场经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监测防控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营利用监管,发现非法来源于西藏、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的偶蹄类野生动物或其产品时,积极会同工商、卫生防疫、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进行跟踪调查,并严格按规定处理。

四是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力量对本地区的市场、宾馆、酒楼、养殖场等野生动物经营、运输、养殖场所及经常发生非法猎捕候鸟等野生动物的重点地区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打击非法猎捕候鸟等野生动物和非法收购、出售、加工、运输、走私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典型的案件要及时予以曝光,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教育广大群众。

五是广泛宣传,努力提高保护野生动物和疫病防范意识。结合监测防控工作向社会广泛宣传保护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普及保护鸟类和预防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病的科学知识,消除群众盲目恐慌心理,提高其科学防范意识,增强其高致病性禽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信心。

当前正处于候鸟迁徙期,候鸟与候鸟之间、候鸟与家禽之间接触频繁,禽类感染和传播高治病性禽流感的机率增加。为认真贯彻落实xxx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一是科学部署,严密防范,做好候鸟的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要根据本区域野生鸟类越冬地、迁飞停歇地和迁飞通道的具体情况,组织人员进行重点看护和监控,制止人员、禽畜进入上述区域与野生鸟类接触或从事其他干扰活动。二是严格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信息上报制度。各监测点在监测工作中,一经发现野生动物不正常死亡等异常现象,要立即采集样本送检,同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将现场记录和送检情况在2个小时内上报省林业厅。三个监测点每天下午四时前要与厅电话联系一次。要确保疫情不迟报、不缓报、不瞒报、不错报,以及时掌握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动态。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三篇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工作总结

2008年,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xxx、xxx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精神和指示,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禽流感防控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结合保护区工作实际,科学部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了保护区内无疫情发生。回顾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子重视,建立健全防控体系。

作为我省和东方市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点地区之一,保护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通过建立机构,完善制度,加强培训等,确保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1、建立组织。成立了以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许世英为组长,副局长张海为副组长的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监测站”,由工会副主席张洪担任站长,并由各股抽调技术骨干担任野外4个监测点成员。

2、技术保障。组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处理预备队,由保护区科研人员、管护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安人员为组员;举办3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防疫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3、完善制度。根据《xxx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要求,分别制定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案》、《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报告和处理程序》、《疫源疫病日报表制度》、《疫源疫病野外监测值

1 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确保了疫源疫病工作的畅通。

二、狠抓落实,确保控制疫源疫病。

此外,监测站每个野外监测点每周负责对辖区巡查2次,搜集坡鹿活动地及其他鸟类迁飞通道,停歇地集群活动区、繁殖动态和疫情信息,并及时准确地上报监测数据,认真做好疫源疫病监测工作。

2、疫源疫病报告。严格执行疫源疫病报告制度,在候鸟迁徙季节实行周报告、零报告制度,在候鸟繁殖季节实行半月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如发现可疑情况,各站点于半小时内报保护区疫源疫病监测站。同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严格隔离,防止疫情蔓延。并根据疫情级别,由疫源疫病防治小组上报省林业局野生动物植物自然保护中心,确保对突发事件能快速、有序、安全地应对,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报告内容包括疫源疫病发生时间、地点、发病性动物种类和品种、日龄、死亡数量、临床病变、以采取的控制措施、联系方式等。

3、确认疫源疫病和分级。我们与东方市防疫站紧密合作,确定在发生疑似病例时,由该站专家现场诊断,对怀疑为感染疫情的动物,采集病料,送省兽医卫生防疫站实验室进行检测确认。最后,根据疫病传播速度、危害程度、流行范围和趋势确定辖区疫情等级。

4、疫源疫病的控制和扑灭。疫源疫病发生后,依照“早期发现、快速封锁、严格捕杀,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的原则,做到统一指挥,及时有效,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源疫病,并确保做到:

(一)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1、疫点:感染动物及疫鸟类所在地。

2、疫区:以疫点为中心,以3公里为半径范围划定。

3、受威胁区:与疫点、疫区相临的村及其他生产、经营场所。

(二)对疫点采取的措施

1、隔离染疫鸟类分布区,严禁人员、牲畜进入。并对所有病死动物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2、对染疫区动物的排泄物、污染的河湖等水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和场地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

(三)对疫区采取的措施

1、由省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中心发布封锁通告,对疫区实施封锁。

2、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必要时经省林业局批准,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执行对动物的监督检查任务。

3、建立紧急强制免疫接种易染病动物免疫档案。

4、疫源疫病区内所有感染的动物、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严格消毒,经21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传染源的,经省动物防疫机构审验确认后,由保护区管理局解除封锁。

三、加强宣传,实行群防群控。

动物疫情监测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四篇

(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xxx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xxx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xxx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xxx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xxx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xxx电力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21年1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xxx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动物疫病的预防

第三章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四章动物疫病的控制

第五章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六章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第七章动物诊疗

第八章兽医管理

第九章监督管理

第十章保障措施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在xxx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xxx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xxx、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包括寄生虫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诊疗、净化、消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以及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第四条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类疫病,是指口蹄疫、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对人、动物构成特别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等措施的;

(二)二类疫病,是指狂犬病、布鲁氏菌病、草鱼出血病等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危害,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严格预防、控制等措施的;

(三)三类疫病,是指大肠杆菌病、禽结核病、鳖腮腺炎病等常见多发,对人、动物构成危害,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及时预防、控制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xxx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xxx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动物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及时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并予以公布。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由xxx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xxx卫生健康、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五条动物防疫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

第六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动物防疫工作。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单位和个人参与动物防疫的宣传教育、疫情报告、志愿服务和捐赠等活动。

第七条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本法和xxx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检测、隔离、净化、消灭、无害化处理等动物防疫工作,承担动物防疫相关责任。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基层机构队伍,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群众做好本辖区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予以协助。

第九条xxx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军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负责军队现役动物和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的协作机制。

xxx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xxx等部门应当建立防止境外动物疫病输入的协作机制。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xxx的规定,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设置的原则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承担动物疫病净化、消灭的技术工作。

第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动物疫病的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广先进适用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动物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

第十四条对在动物防疫工作、相关科学研究、动物疫情扑灭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有关单位应当依法为动物防疫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对因参与动物防疫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或者抚恤。

第二章动物疫病的预防

第十五条国家建立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制度。

xxx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国内外动物疫情以及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需要,及时会同xxx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对动物疫病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公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净化、消灭措施和技术规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并落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净化、消灭措施。

第十六条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xxx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计划;根据本行政区域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xxx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强制免疫计划和技术规范,对动物实施免疫接种,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保证可追溯。

实施强制免疫接种的动物未达到免疫质量要求,实施补充免疫接种后仍不符合免疫质量要求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并对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履行强制免疫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本辖区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协助做好监督检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第十九条国家实行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预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