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宣传调研报告范文(优秀5篇)
苗族文化宣传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篇
关于湘西-苗族地区
民居文化的调查报告
20XX年4月17日
【前言】
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求学生对xx地区民居文化进行调查,本人调查的是关于湘西—苗族地区民居文化,调查报告如下。
一、苗族简介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苗族族称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苗族曾经自称“蒙”“猛”“卯”,这几个字在黔东南苗语中是枫树树心的意思,意指苗人为蝴蝶妈妈的子孙,因此,有一种说法:苗族—就是“蝴蝶妈妈”的后裔。
如今,苗族主要集中生活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州),人口约900万左右,位居少数民族前列。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地(以湘西为主),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和海南也有小聚居区,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些地区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的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居住和饮食习惯,也塑造了苗族人浪漫而坚毅的民族特色。
二、神秘的巫蛊宗教与信仰
㈠ 苗族蛊术
如果小孩吃食硬物,不小心嘴里起了血泡,做母亲的便一边慌忙找针把血泡扎破,一边愤愤地骂道:“着蛊了,着蛊了。挨刀砍脑壳的,是 谁放的蛊我已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要是吃鱼不慎,鱼骨卡在了喉咙,母亲就会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咽几大口饭,将鱼刺一股脑儿地吞下肚里。随后叫小孩到大门口默念着某某人(被认为有蛊者)的名字,高声喊叫:
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哪天我要抬粪淋她家门,拣石砸她家的屋顶,让大家都知道她家有蛊,有儿娶不来,有女嫁不去哩!”喊声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据说通过这种喊寨的方式,“放蛊”的人听见了,心里害怕,就会自动将“蛊”收回去。
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
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他们认为除上述一些突发症外,一些较难治的长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体消瘦等,以及内脏不适、肠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的慢性疾病,都是着了蛊。属于突发性的,可用喊寨的方式让所谓放蛊的人自行将蛊收回
㈡宗教信仰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
苗族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他们在前述各种原生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师还兼任寨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
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所以说,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还掌握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三、苗寨村落住所构筑
㈠现代建筑
湘西地处山区,木材丰富,山民历来喜建木房,木结构居所十分普遍。木房为全木结构,木柱、木梁、木壁、木窗、木门、木地板,
屋顶盖瓦。三柱四棋、四排三间的木结构穿斗式房屋是湘西山区民居中使用最多的一种。
①吊脚楼——湘西的特色民居
小背篓,圆溜溜,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当这首淳美质朴的民歌被湘西大山的女儿唱响大江南北时,湘西的吊脚楼也伴着甜美的歌声深深映进了熟悉和不熟悉湘西的人们的脑海里。吊脚楼是湘西民居中颇为流行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土家、苗、汉等民族都有建吊脚楼的习俗,以土家山寨中最为常见。吊脚楼的形成,既有气候环境的因素,也有一定的历史成因。湘西雨水多,云雾多,空气潮湿,加之山中野兽、毒蛇出没,为适应山区环境,古时即有干阑式建筑。后逐渐演变而成吊脚楼。历史原因,主要是在土司统治时代,开征“火坑税”,多一个火坑就要多一份税。贫穷的山民难以承担这些额外负担,因此,兄弟之间很少分家,同居一屋,室不容住,只好就地挨着正屋
苗族文化宣传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篇
(一)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逐步萎缩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带动的公众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民俗文化遭遇现代社会多元娱乐文化的挑战,民间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逐步萎缩,许多传统民风民俗逐渐被淡化,民间艺术等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甚至被遗忘。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现代生活节奏快,市场经济要求回报率高,而许多古老的传统民间文艺只是在老一辈人中流传,大部分民间传统艺人年龄严重老化。现在青年人大多愿学习易学易会且回报高的职业工种,而不愿意学习民间传统艺术,一些民俗表演项目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
(三)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经费不足
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主管部门无专项经费,无稳定性的'投入,特别是民俗文艺表演大多靠社会的捐助。加上协会自身市场意识淡薄,造血功能差,因此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仅靠民间民俗文艺爱好者们的热情与积极性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四)部分民俗文化表演形式落后
部分传统民俗表演形式陈旧、单一,受众面狭小,如车车灯、牛牛灯、莲花闹、金钱板等缺乏吸引力。
苗族文化宣传调研报告范文 第三篇
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09°10′至东经110°23′、北纬27°44′至北纬29°38′之间。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东北连张家界市,东南接怀化市,西与贵州省的铜仁重庆市的秀山接壤,西北连湖北省的鄂西自治州。全州总面积为15486平方千米,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7县1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8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长期以来,土家苗汉等各民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建设着美丽的家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大约有八大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祭祖仪式类, 包括土家族舍巴日(摆手活动) , 原始舞戏茅古斯, 梯玛跳神、跳马, 苗族的椎牛、椎猪、接龙、跳香等。二是民族习俗类, 如生产习俗、婚丧习俗、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习俗等。三是民族史诗类, 如土家族、苗族迁徙史诗。四是民族舞蹈类, 如苗族鼓舞、接龙舞、司刀舞、绺巾舞等, 土家族摆手舞、铜铃舞等。五是稀有剧种类, 如苗戏、傩戏、蚩尤戏、辰河高腔戏。六是民族音乐类, 如苗族巫腔、高腔、平腔、叭谷腔; 土家族梯玛调、坡头腔、打镏子、咚咚奎等。七是民间文学类, 如土家族、苗族的神话、故事、传说、情歌等。八是民间工艺类, 如泸溪县踏虎乡的凿花、凤凰县沱江镇的扎染等。湘西自治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凝聚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着他们绚烂的民族文化意识。
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文旅游资源
1. 中国南方长城
又称湘西苗疆边墙,位于凤凰县城内,环记700余里,包苗寨2000处,共建迅堡、屯卡、碉楼、哨台、炮台、关厢、关门1175座,交织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军事防御体系。边墙始筑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清代重修。然而,任凭边墙森严壁垒,终挡不住民族和睦、融合、发展、进步的历史潮流。边墙早化作颓壁残垣,而今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供五洲游客旅游观光。
2.老司城
位于永顺县麻岔乡境内,四面皆山,依山傍水,是土司王的首府,600多年的古城,遗留有大批土家族的文物和古迹。主要建筑有:玉皇阁、土司基群、祖师殿、彭氏宗饲、温凉洞等。这些已列为省级重点历史文物而加以保护。
我州其他文物古迹还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黄丝桥城堡、龙山里耶镇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类聚落遗址——灰窑聚落遗址等。
3.塔卧
位于永顺县北部,距县城39千米。1934年12月,贺龙、xxx、肖克、关向应等同志率领红二方面军在此建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包括省委、省政府、红二、六军司令部、随军学校、兵工厂、医院等,许多革命标语至今任然清晰可见。旧址陈列着当年的珍贵纪念品,附近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都保存得很完整。
4.吊脚楼
土家苗族人民因居住山区,所居房屋便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吊脚楼。楼房属木结构,四周均有设计独特的楼脚垂吊,刷桐油,省工省料,美观大方,成为湘西一景。
5.湘西饮食
风味别具一格,如酸菜、酸鱼、酸辣椒、醋萝卜等。更有土家族的传统名菜泥鳅钻豆腐、苗族的五香鱼、桃花虫等。
6.民族服饰
土家人爱包青头帕,帕形包成人字路。青年人穿对襟衣;中老年人穿满胸左襟衣,缠长腰带,裤脚宽大;姑娘们包丝头帕,穿镶有梅花条的满襟衣,佩戴耳环、手镯、戒指。苗族人男服多为对襟上衣,袖大而长,束腰带,打绑带,头缠丝帕,裤短而大,眼神喜欢花格、全青、全兰,以长条细格为佳。妇女服装更为精美,衣为满襟,过腰,大而长,袖大而短,无领,胸前袖口滚有花边;女裤大而短,裤脚滚宽大花边。首饰种类繁多,佩带起来,全身闪耀,铮铮有声。
7.民族节庆日
独特浓厚的民族风情,是我州具有吸引游人的重要人文旅游资源之一。土家族、苗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豪爽,从服饰、村寨、风俗、观念直到婚丧喜庆礼仪都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和古朴的乡土气息,使人向往。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社巴节”,流行摆手舞、铜铃舞等;苗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和“赶秋”等。民族文体活动有武术、猴儿鼓舞、对歌等。
三、综述
21世纪, 文化旅游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市场, 民族文化成为了旅游业开发与利用的丰富资源。在注重旅游开发的同时, 人们认识到维持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明确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理念。200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3年《xxx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稿) 规定,“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国家保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源远流长, 其品种纷繁多样, 蕴藏量大,覆盖面广, 特色鲜明, 日益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和游客。2004年4月13日, 文化部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列为国家第二批综合保护试点单位, 这意味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文化遗产将获得20年的重点保护大机遇。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部分文化遗产尚处于原生态形式, 散布其居住的偏远山寨之中, 急需大量时间、精力去采集归纳、整理, 同时又必须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去进行研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究竟有哪些文化遗产流传于民间, 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 传承人处于何种状况,这些情况有必要进行及时盘底与分类。归纳起来,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大约有八大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类遗产分别保存在土家族、苗族乡镇, 横贯湘西州中部的酉水流域, 呈高密度流布状态。这八类遗产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地域范围文化, 历代祖先创造的这些文化财富, 经过几千年积累和传承遗存到现代, 它们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见证。但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遗产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浩劫, 剩余的品种与内容已日见稀少。时代的演进,文化的冲击, 传承人的锐减和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财政贫困而导致的保护机制的脆弱, 种种现实正在加速这些遗产的濒危与消亡。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人们便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局部发掘和抢救,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设备的限制,所进行的抢救工作只停留在少数乡村和低级阶段,大规模、深层次的抢救和保护是从申报综合试点开始的。
2.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必须纳入法律程序,它是国家设立保护试点并开展有效抢救工作的重要保障。2002年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议案》, 2003年4月8日正式交州政府办理。此后, 湘西州在其“两台两报”展开舆论宣传, 展示文化遗产的特色、价值, 激发读者对遗存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爱之情。接着委派专人进京参加相关的国际学术会和保护工程培训班, 宣讲湘西文化遗产的民族特色和保护价值,受到国保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与会专家的关注。同时邀请国保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教授到湘西土家族苗族山寨进行实地考察。资华筠教授对于不少濒危的项目表示忧虑与关切,回京后向多方呼吁,为综合试点的获批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项目列进国家计划,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便会大打折扣,为此湘西州很重视项目的申报,一直把项目的精选与论证放在首位。
从2002年4月向省文化厅呈报“国保工程”开始,先后进行了五轮筛选,形成了八个文本。其中包括综合性项目两件,土家舍巴日、茅古斯、织锦、苗鼓、苗画、凿花等各一件。最终以“综合试点”获批,这为该州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项目的申请报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予以强调。
一是强调其重大历史价值:1、不少品类特别是祭祖仪式,实录了上古时期直至五代时期湘、鄂、渝、黔边界地区的土家族苗族的生产生活、婚姻习俗状态,尤其是湘西原始毛人的生存繁衍状貌。2、它以丰富的内容与湘西酉水流域旧石器、新石器考古遗址相印证,勾划了土家族苗族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3、它汇聚了土家族苗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如舍巴日的祭祀仪式程序与内容包含了载入史册的三千年前武王伐纣、七百年前东南抗倭的英雄业绩, 证明了土家族苗族历代祖先为推动历史进程, 保卫中华安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是强调其重大文化价值: 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 它是一笔丰厚的古老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其庸先生实地考察了湘西茅古斯、蚩尤戏、还傩愿等仪式表演后, 赞其为“中华古文化之遗”。2、从戏剧发生来说, 有些品类是中国戏曲的古根。从茅古斯、蚩尤戏的表演中可以找到戏曲的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基, 本特征的创始缘由和载歌载舞表演形式的基因。因此, 有戏曲专家赞它为“中国戏曲的最远源头”。3、从舞蹈发生学来说, 有些品类是我国民族舞蹈的古根,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 中国民族考察团莅临湘西考察, 称赞茅古斯是“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4、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考察, 不少品类保留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包括狩猎时期的梅山文化) 等上古遗存的种种精神符号, 其巫词、巫术、巫歌、巫咒、巫祀是人们研究上古时期守教源根的珍贵“活化石”。5、从民族民间文学的角度来考察, 不少祭祀仪式是一个个庞大的载体, 汇聚了丰富的民歌、民谣、民音故事,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记载了土家族英雄人物的故事。苗族的《古老话》、椎牛、椎猪、接龙的祭词也都是一部部民间叙事古歌的长篇巨制。
三是强调了项目具备的唯一性和稀有性。不少稀有品种在其他地区已消失, 为湘西州独家拥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 湖北省恩施州成立之前, 曾派一个创作组来湘西学习摆手舞、跳丧舞等。近期出于旅游产业的需要, 该地区与张家界市又派人从湘西州聘请老艺人去培训表演队伍,传习土家口语。茅古斯、椎牛、吃猪、蚩尤戏亦为国内外罕见, 多次节庆活动将它们作为压轴戏, 深受国内外专家的赞誉。
湘西州文化局于2003年9月23日召开州民保工程工作会, 先期在文化系统成立领导小组。同时, 组建了专家委员会, 设立五个职能组, 即项目评审组、普查辅导组、项目开发组、摄影制作组、资料档案组, 选定了八个课题根据民俗、戏剧、舞蹈、音乐、民音间文学、绝技绝艺、工艺美术等方向来安排。10月份, 湘西州各县先后成立了领导小组, 组长由主管文化的县委副书记担任, 下设专家委员会和保护中心, 制定了实施方案和项目课题的计划。同时, 部分相关科研课题开始启动, 如《湘西文化与旅游》丛书, 七部专著已完稿, 计划今年国庆之前出版;《湘西巫傩文化遗产》丛书, 十种专著已列入湖南师大出版社出版计划。
20XX年3月, 湘西州民保工程领导小组成立; 7月,州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工作的意见》; 8月, 文化部批准了相关《实施方案》;
9月初, 召开全州保护工程会议, 同月,组织八县市发掘出七个古典曲艺品种, 进行精加工, 土家族的有《酉水土鼓》、《梯玛词》、《镏子说唱》, 苗族的有《苗鼓词》、《瓦乡歌话》、《鸡毛竹》、《竹析曲》, 从曲种、题材到音乐、服务、道具都是原生形态。
资华筠教授到湘西考察期间, 受邀举办了一期培训班,参加听课的有该州四大家领导, 州县宣传、文化、计委、民委、财政和旅游部门负责人以及州保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等共计150余人。课程内容侧重在对“文化遗产是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植被”、“保护原生态的优质基因”等相关理念的阐释。今年7月, 该州又派员赴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保护工程理论培训班, 进行临战前的充电。
四、多元保护措施
据湘西州文化遗产的流布状况和生态环境特点, 该州提出了多元保护措施。即:
(一)原生态保护;
(二)法律保护, 目前州xxx会正着手进行有关《保护条例》的立法调研, 有望明年初出台这个条例;
(三)整体保护,包括祭祀科仪、戏剧、舞蹈、歌谣及相关传说、故事、特技绝艺、重要传承人以及特色村落都属保护的范畴;
(四)多层保护, 就社区而言, 在保护区内划分保护带, 研究基地和特色村等三个层次; 就级别而言分为国保、省保、州保、县保等四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八大类民间文化遗产均可寻觅到它们的古根和发祥地。作为原生态重点保护对象,其特色十分鲜明, 且有其沿革与传承。土家族茅古斯、舍巴日, 苗族椎牛、吃猪、接龙等祭祖仪式都实录了上古时期的历史与文化。苗族鼓舞作为祭祀盘瓠、降神娱神的法事, 一直保留在椎牛仪式之中。据《明史·西xxx夷传》载, 舍巴日中的摆手舞, 具有鼓舞斗志激发勇气的功能,被土家先民应用于武王伐纣的战争, 明代嘉靖三十五年间又被再次用于抗倭战争, 形成了土家族的光荣传统。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中的“四十八勾图案”保留了母阴崇拜的遗痕。茅古斯对于男根的大肆渲染则表明它与父亲氏族的诞生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
根据八大品类的流布状况和特色价值, 大约可划出如下科研基地:
1、祭祖仪式基地: 保靖县拔茅乡沙湾村(八部大王庙遗址) , 花垣县董马库乡大洞冲村(苗族椎牛、吃猪、接龙) , 沪溪县武安镇(苗族祭盘瓠) 、永顺县和平乡双凤村、龙山县坡脚乡苏竹村、保靖县龙溪镇土碧村(茅古斯仪式) 。
2、民俗基地: 凤凰县三江镇苗族民族民俗展示中心, 永顺县不二门土家族民俗展示中心。
3、民族史诗基地: 古丈县田家洞(土家族摆手歌系列) 、花垣县腊叶村(苗族古老话) 。
4、民族舞蹈基地: 花垣县排碧乡、吉首市矮寨镇(苗鼓舞、司刀舞、绺巾舞) 、龙山县内溪镇、永顺县王村、保靖县昂洞乡、古丈县古阳镇(土家族跳神、跳马) 。
5、稀有剧种基地: 花垣县麻栗场老寨村(苗戏、蚩尤戏) 。
6、民族音乐基地: 龙山县坡脚乡、靛房乡(土家族打溜子、咚咚奎) 、永顺县石堤镇(碰碰妥) 、凤凰县三江、花垣县排料乡、保靖县水田乡、吉首市己略乡(苗歌) 。
7、民间文学基地: 保靖县马王乡、吉首市己略乡(土家族苗族故事、传说、歌谣) 。
8、民间工艺基地: 花垣县雅酉乡、凤凰县廖家桥(苗绣、银器) 、泸溪县踏虎乡(凿花、剪纸) 、凤凰县沱江镇(扎染) 。
湘西州计划用十年时间推进这项工程, 第一个五年计划分为如下两个时期: 一是普查抢救期(2004~2006年) 。在219个乡镇全面铺开调查, 对文化品类的生存环境, 项目品种、民族特色与价值进行调研和论证。在此基础上,邀请国保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部分专家和
湘西州“民保”专家组组成戏曲、舞蹈、音乐、民俗等若干课题科研组, 进行系列调研。 二是保护开发期(2007~2008年) 。措施是:
1、实施分批逐级挂牌保护。
2、县乡文化馆站开办文化遗产传习所, 由掌堂师培养传承人。
3、组织力量深入6个保护带、12个研究基地、40个特色村进行基础建设和抢救发掘, 摸索保护经验。
41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整理, 形成四大系列: ①图像系列, 将录像资料转录为光碟, 并加上解说词和字幕, 将彩色照片分装成集; ②文字系列, 包括: a、科仪本系列, 用国际音标记译、整理出仪式资料带; b、祭祀歌系列; c、民间传说系统; ③曲谱系列, 将唱腔曲牌、打击乐鼓点等记录为曲谱; ④舞蹈系列, 对各种传统古朴的舞蹈作出舞蹈语汇与场记整理。
5、保护传承人、颁发国家级、省级、州级证书, 安置好部分经济困难的传承人的基本生活, 保障其合法权益。
苗族文化宣传调研报告范文 第四篇
民歌是最古老的民族艺术之一,其中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行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結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願望愿望,反映着时代面貌,具有醇厚朴实的气质和真挚动人的感情。 湖南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反映着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总是牢牢的扎根于三湘四水河畔的泥土之中,像一朵朵山野之花,千姿百态的装点着那些“泥脚杆”们朴实平静的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
湖南民歌作为中国民歌的一个支流,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代,湖南属楚国辖境,民俗信鬼而好祭祀,祭祀时必有歌乐鼓舞以娱神,诗人屈原就根据楚国民歌加工整理的《楚辞》,其中《九歌》中的《湘君》、《湘君夫人》两章就是祭祀湘江水神时所唱的民歌。从屈原根据这一带的民间歌曲而创作的《楚辞》中,可略知当时民间音乐的风格。《楚辞》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大胆的想象、追求和寄托,是中国古代文学时尚的一个里程碑。流传至今的湖南山歌,仍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延续。
湖南地区分为汉族民歌和湖南少数民族民歌两大部分。如同我国民族居住特点一样,湖南汉民族人多域广,而少数民族却地广人稀。湖南汉族民歌按地域分为湘中、湘东、湘西、湘南四个民族色彩区,少数民族则以土家族、苗族等为代表。民歌与地方方言音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湖南历来有句俗语:“隔山不同音”,这便说明了湖南的语言的复杂性。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为数众做的汉族人民,各自的方言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湖南民歌的方言音韵极具特点。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再加上地形条件的不同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各民族自己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差异,地方方言的多样性,形成了湖南各地区民歌风格和色彩的丰富多彩的局面。
通过几代作曲家的不断探索,已经创作出了一批批极有影响的作品。如:《洗菜心》、《打硪歌》、《马桑树上搭灯台》,《板栗开花一条线》等等。但要说到最具影响力的,那还得说那首脍炙人口的——《浏阳河》。《浏阳河》这首乐曲原是50年代由著名的戏剧作曲家唐璧光先生所创作歌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深情的表达了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这首影响着几代人的歌曲,以它优美、流畅的旋律,亲切明快的情绪,成为举世公认的一首脍炙人口、蜚声中外的精典名曲,曾被收入《世界名典汇编》、《中国名典旋律辞典》、《中国百首精典名曲》等辞书中,并改编为合唱曲、器乐曲、琵琶独奏曲、钢琴协奏曲等,以各种不同风格的演奏、演唱形式,歌颂了xxx的光辉形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而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推进,民歌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近年来流行的“新民歌”根据旋律风格和演唱方法可以分为“艺术类新民歌”和“通俗类新民歌”两大类。新民歌虽是作曲家个人的创作,但其旋律的基础音调大体来源于传统民歌、戏曲音调或传统器乐曲。某些“新民歌”虽然是创作歌曲,但从音乐的本体特征上看,它们应该是属于“民歌”的范畴的。
像这首《浏阳河》就是这样,超级女声周笔畅在07年末的专辑《NOW》里用《浏阳河2008》完成了一段文化的传承,李谷一老师的加入,经典唱段的融入,勾起几代人的回忆。但这首歌并不是一份复制品,它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属于为梦想离别故土的游子。上一代人也许为生活所迫踏上远行的路,这一代青年更多却是为增广见闻实现理想奔向大千世界,于是“让我经过你那些的经过,更勇于不同”。“雨点找到了长河,回忆找到主题歌”,往日长辈颂唱过的浏阳河,今日于游子心间流淌,将惆怅与希望都变金黄。温暖的《浏阳河2008》,既蕴含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更有成长的勇敢。这首以R&B曲风为主、融合了传统中国湖南民歌的曲子音调优美,画面感很强,同时对中国的文化、歌曲、民歌进行了重新地挖掘。
这算是个成功的例子,当然,类似的这种做法越越来越流行开来。如今的社会似乎很多人都喜欢从传统和经典中吸取养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何取舍、如何借鉴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改编的本意就是借着经典的气势让新作品成为经典的“尾巴”,让经典再度流行才是主要目的。民歌的出现都是与当时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对于如今的年轻听众缺乏吸引力。那些流行的东西更让他们心动,试想一下如果用这些经典的旋律配上这个时代的语言,影响会比那些时下流行的东西更好。
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艺术积淀,当前随着改革开房的春风,文艺百花园中民歌演奏迈出了一大步,架起了民歌与通俗歌曲之间的桥梁。湖南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各民族的民间歌曲一般都短小精炼,风格各异,它们都是湖南各族人民对人类精神文化宝库的贡献。
湖南的民族歌曲在一步一步地成长,正是因为这些流行因素的渗透,才使得湖南的民间歌曲的声韵风俗更有特色、别具一格,从而得到更多人的认识与青睐。
音乐学 周诗蓓
苗族文化宣传调研报告范文 第五篇
所谓民俗,是指一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趋同性生活行为模式,它包含着人们在物质生产、经济贸易、社会交往与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民俗文化表现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XX的民间民俗文化受到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民族结构、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既有与川南各县相同相通之处,又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生活习俗类,即人们在婚丧嫁娶、生朝满月时的习俗仪式等。二是劳动习俗类,即人们在修房造屋、犁田种地、栽秧薅草、拉纤划船时唱的山歌、号子、小调等。三是节日习俗类,即人们在各种传统节庆时的礼仪、习俗及娱乐活动、民俗表演等。四是民间文学类,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并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歌谣等。
近年来,XX县委县府已逐步认识到发展民俗文化的重要性,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民间民俗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
1988年,县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力量对XX民间文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完成了XX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公开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XX县卷》一书。
2003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端午龙舟节,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2004年3月,宣传、文化、旅游部门共同组织举办了XX县首届民俗文艺调演。通过调演,发现了一批有特色、有价值的民俗表演项目。2004年7月,宣传、文化部门组织举办了XX县首届民俗体育运动会,集中展现了XX县民俗体育项目。2005年4月,宣传、文化、广电部门在开佛、古河等乡镇收集、整理、录制了淯江号子。2005年10月,梅硐镇政府和古石林旅游公司共同举办了首届苗族风情艺术节,集中展现了独特的苗族文化。2019年2月,成功举办了“四川宜宾·竹海XX”首届龙灯节。2019年5月,县文化、广电部门及音乐舞蹈家协会深入乡镇对山歌、民谣进行了收集、录制。同时,各类民间民俗文化组织也如雨后春笋建立起来,如收藏家协会、龙灯协会、龙舟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 上一篇:饮料市场分析报告范文(优秀7篇)
- 下一篇:组织庭审旁听活动简报范文(优秀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