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体育卫生论文范文(优秀8篇)
女子体育卫生论文范文 第一篇
本文意在用体育运动给家庭注入健康活力,增强大家的体质,在平时生活当中有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家庭更加和谐,体育活动是一个集体运动,需要配合与协作,所以经常参加运动也就无形中增添了家人之间的默契与配合,及在一些体育锻炼中的一些体育常识和注意的地方,和一些经常遇到的受伤后的处理方法。
一、实行家庭体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内容丰富广泛。由于家庭是儿童青少年长久生活的场所,儿童身体素质如何,首先取决于家庭体育。世界上许多教育家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都主张把家庭体育放在第一位。
--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就是“家庭体育首位”的倡导者,他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
--陶行知先生认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xxx同志也有句名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若没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将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乃至生命。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家庭体育保健,使孩子拥有健康的体质。
国家权威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状况和国外同龄儿童(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差之甚远。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儿童普遍生活状况虽然好了,但体质却下降了。中小学校园里小胖墩多了;眼镜片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儿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良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差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儿童的通病……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儿童的体育轻视甚至忽视;社会片面追求竞技体育。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更应该认识到重视家庭体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那么,家庭体育应该怎样进行呢?
二、家庭体育在家庭中的份量---
体育消费动机的多元性和实用性
体育消费动机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态度。占调查数的87%以上的家庭都把体育消费作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体育消费的数量和结构随收入增加而变化。人们为“欣赏比赛”“休闲娱乐”“健美”“家庭娱乐”“人际交往”而进行体育消费的比例较大。说明家庭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健身的实际效用和体育活动的情感满足是促使人们进行体育消费的直接动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行为习惯的转变,促使居民的健康投资理念在明显增强,2000年居民体育消费占生活消费额为3.5%,2001年为4.7%。在日常文化生活消费中,体育消费排第3位,在节假日活动中,体育活动排在旅游之后,居第2位,且体育消费的意愿明显高于平时,显示了假日活动中体育消费增长的趋势。同时,随着体育市场的逐步建立,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发生变化,时尚、新颖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所和选择余地,健身房、康乐中心、体育用品悄然走进寻常百姓。青春、健美、娱乐、长寿成了当今时尚,它反映了社会消费的变化和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追求。
家庭体育基本方针:
①提供机会——引进从幼儿到老人都能参加的家庭活动项目;
②普及观念——让他们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进而产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念头;
③融洽居民关系——通过活动,安排居民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社区的归属感及居民间的友情;
④日常化、持续化——不是偶尔为之,要定期举办一些轻松的运动会。
三、家庭体育的形式
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共同活动为基本形态的活动。在西欧许多国家中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一起去俱乐部或运动场,各自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然后再一起返回,这种形式也可以称为家庭体育。活动场所因家庭而有所不同,但家庭成员通过运动交换共通的话题,相互之间取得理解。这正是家庭体育制造的机会。
在家庭体育活动中,有时要求体力和技能比较接近,有时对体力和技能没有要求,还有时是父母为了孩子而参加活动。家庭成员一起从事体育活动,强化了家庭机能,使家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但是,家庭成员的组成随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孩子之间、夫妇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的活动等等,这种与所处时期相适应的活动,也是家庭体育的一种形式。
四、-学校在家庭体育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还是看到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缺憾:学生放假在家,有的根本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天天看电视,不进行身体锻炼,不注意保护眼睛,身体素质下降了,视力水平降低了;有的倒是知道锻炼,但是却缺乏锻炼常识,不会合理选择项目、器材和场地,不具有养护与运动保健知识,进行了不合理的运动,致使伤害事故频频发生。
我们应该就此做更多的指导性工作,而不是发号施令。应该让学生学会离开老师一样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把体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余生活中,让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培养他们自主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基于此,我们是否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以更多的指导呢?1、教给学生锻炼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工作2、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它的原则3、如何寻找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掌握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4、锻炼中的安全问题5、锻炼中身体机能的自我测试6、锻炼之后的恢复与运动保健。
五、家庭中孩子体育的培养---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应从幼儿阶段开始,此时应鼓励孩子积极进行室外活动,参加各种游戏、郊游等。孩子入学后,除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校内、社会上的体育活动之外,家庭也应该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的兴趣爱好购置一些必要的体育器材,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象棋、围棋等,给孩子一个进行体育活动的良好环境;家长在引导孩子进行体育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性别特征,确定适当的运动量和运动项目;家庭体育活动应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家庭这个“大空间”,如让孩子做哑铃操,用拉力器可以锻炼身体的许多部位,男孩做俯卧撑有助于臂力和腹肌的锻炼,女孩做仰卧起坐是锻炼腹肌、保持健美身材的好方法等。儿童正处于身体的关键时期,家长应指导孩子全面锻炼。使身体各部位的器官、系统和机能全面发展。
1、适用幼儿的一些锻炼方法---
主要以游戏为主:
注:适合3岁以上幼儿
I、过小桥
目的: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
准备:场地上画两条间距20~30厘米的平行线,当小桥。
玩法:
1.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在平行线(小桥)的两端。
2.游戏开始,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走到“小桥”中间相遇时,互相扶着对方的身体,侧身同时经过“小桥”。然后继续沿各自前进的方向走到终点。
3.爸爸、妈妈、孩子两人一组重复游戏。
III、小小排球
目的:1.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2.提高幼儿全身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气球1个,细绳1根。
玩法:
1.气球轻轻抛向空中,爸爸、妈妈、孩子三人轮流用手拍或用头顶气球,尽量不让气球落地。
女子体育卫生论文范文 第二篇
卫校女生体育教育的兴趣培养论文
中等卫校学生的发育都处于青春期,身体的各项机能和形态都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当前独生子女多,父母的溺爱,导致学生平时活动少,也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进而对体育的认识非常片面。同时,选择中等卫校的学生,一般在初中阶段都是成绩不理想的差生,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更无从谈起能自律的接受体育锻炼,所以如何把卫校的体育课做好,提升卫校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事关学生一生的体育意识的关键一环。
1、卫校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卫校女生的心理与生理方面在心理上,卫校女生普遍对参加体育课学习带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宁可蹲在教室,也不爱去操场上受累是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想法。虽然有一些女生想通过体育锻炼,改造自身体型,但是更多的女生还是受阻于不好意思等心理,受到同学和大环境的影响而无法真正表达对体育课的兴趣。在生理上,卫校女生的身体发育虽然已经基本完善,具有不错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但是普遍是耐力差,肺活量小,爆发力更是弱,这样的身体状况加上怕苦怕累的心态,都消减了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教育在内容设置上的不科学卫校的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一般都沿袭初中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授课,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这样的课程设置没有针对卫校女生进行对应的改动,加上教师们千篇 一律的教学手法,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厌烦甚至逃避体育考试成为一种必然。体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度不够在体育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女生因为月经而请假不参加体育运动的现象,这些女生共识就是在月经期间从事体育运动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天气炎热或天气寒冷时,女生们又会担心太阳晒或是冻伤身体,排斥体育课,这些片面的认识表明卫校女生对体育知识的匮乏,也间接影响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校园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的不到位很多的卫校存在体育运动场地偏小,相关设施匮乏等现实情况,同时加剧这一问题的是很多体育课都是多个班级在同一个场地同时进行,这进一步凸显体育场地不足的弊端,体育场地狭小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在于师生们都无法自由进行体育活动,而是使得班级之间相互干扰,极大的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此外,体育器材的不足,使得学生只能轮换使用,这进一步减弱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2、培养卫校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的办法
从思想入手,让学生树立对体育的正确认识让“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理念植入学生的思想中。在对卫校生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兼顾思想教育和体能教育,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坚持的信念,坚持的习惯。对于一些担心运动会使腿变粗、担心运动会变壮的女生,可以灌输活力健康身材才是真正的美感,适量运动并控制饮食将会收获更富美感的身材这样的观点和体育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起“运动一辈子”的`意识。根据卫校女生特点,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及手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卫校女生的体育教学要从该群体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譬如比较流行的瑜伽或肚皮舞等,从运动效果或运动强度看,运动不激烈的适合柔韧性和协调性发展,健全骨盆肌肉和腰腹肌肉的力量训练,更为适合和吸引卫校女生参与。根据经验,一般一个学期的时间,就可以让这些卫校女生感觉到自身体质的提升,进而提高对体育的兴趣和认识。此外,在教学手段上,要另辟蹊径的开发出新颖有趣味的运动教学方式;也可以尝试更多的引入竞赛机制,让学生在体育竞争中提高对体育的热情参与。将鼓励添加进日常体育教学中任何人对溢美之词都是渴望和喜悦的,同样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生对于表扬更是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些女孩子敏感的心里特质,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技巧,让对学生的鼓励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将体育理论知识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体育理论知识,要加大授课比例,对于内容的选择要广泛而精选。可以选取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想要了解的体育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到体育的功能,对体育产生兴趣,有力的提升教学的成果。创造一个较好的体育人文氛围卫校一般都是封闭式教学,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在校时间。对此,学校和老师可以利用学校的体育人文氛围引导学生去了解体育、认识体育,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就会逐渐激发出来。为更好的创造体育人文氛围,可以采用发展体育社团,在学校内举办体育比赛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已经融入自己的生活,校园体育带来的活力已经融入自身的成长。这可以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自觉的参与到体育中来。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情绪控制力的加强、意志品质的增强、人格的逐渐完善、人际关系的和谐,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此,必须要把体育教学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切实加强卫校的体育教学,调动起卫校女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很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在此呼吁广大卫校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这些优势,研讨能引起卫校女生兴趣的体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卫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
女子体育卫生论文范文 第三篇
本文以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评价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评价方面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发展过程,阐明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研究架构、研究领域和研究的类型特点,并对涉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研究以社会发展理论、体育课程教学论、学校体育学等理论作为分析基础和工具,综合国家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学校体育、卫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并通过对1990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各种观点的变化和我国各级政府制定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案的分析.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目前河南省尚未构建一套全面、科学的评价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的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加强河南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激励、督导的作用,切实提高河南省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快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绩效的评价体系显得尤重要.
在对省内外三十余位体育、卫生教育教学专家的调查、咨询的基础上,建构了基于体育卫生工作管理、体育卫生工作条件、体育卫生工作状态、体育卫生工作效果4个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包括:管理文件、管理运作、师资队伍、体育卫生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训练竞赛、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素质、运动成绩、健康效果、体质调研状况、教学教研成果15个二级指标以及52个*指标(观测点).在结合专家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面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权重向量综合法获取综合权重向量,最终形成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能够全面、科学、客观、准确地体现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目标,对于今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健康开展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女子体育卫生论文范文 第四篇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学校体育卫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祖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其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基础.中小学校不仅是青少年获得知识的场所,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场所.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未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形成和健康成长.学校体育卫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乃至其后的十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对于顺利实施素质教育,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所属县(区)和5个扩权县辖属的39233所中小学进行分层抽样,选取5158所中小学(296所高中、1560所初中、3302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在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地描述了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卫生的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中小学现有体育师资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难以满足需要,体育开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尽人意,体育场(馆)面积达标比例有下降趋势,存在生均运动场面积和体育经费不足的情况.另外,河南省大部分中小学没有设置卫生室,现有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学历偏低,目前尚未配备专职的健康教育教师,健康教育开课力度欠缺.
通过对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卫生现状全面、系统的分析,针对现存问题,以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了促进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发展的若干对策:更新学校体育卫生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督导评估,依法治教;健全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逐步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的改善体育卫生基础设施;提高开课率,加强“两操一课”,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快解决体育卫生师资队伍现存问题,构建高素质的体育卫生师资队伍;明确健康教育课的设置,加快修订评价指标体系的步伐.
女子体育卫生论文范文 第五篇
前言:
根据高中女同学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找出对体育兴趣淡薄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选择符合她们的体育项目,合理安排体育教材,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选择有创意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得当,处理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能力,增强理论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女生对体育的兴趣。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高二女生227人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对比法、数据统计法
3 体育兴趣淡薄因素
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情绪波动比较大,心理上容易产生畏惧感,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在体育课上表现出不好动,怕脏、怕晒、怕受伤,怕别人嘲笑、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生理方面
生理方面,高中女生这个时期由于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力量不足、动作缓慢等。生理周期的变化过程中,不知怎么合理安排体育运动,部分同学对于常识了解较少,不知经期能不能参加运动,该参加什么样的运动才合适,又不好意思问老师,就会不自觉的减少了体育课的参与次数。
社会及家庭因素
现代社会丰厚的物质条件影响,降低了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家庭给予她们的升学压力对她们的影响也很大,家长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们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考上重点大学,而要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无非就是高考文化成绩,都知道高考没有体育项目,所以家长或是自己对参加体育活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视,种种原因导致和男生相比,她们的主动性就显得不足,对教师的教学安排产生被动应付,达不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主动参与性不强
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平时决大部分时间被占用,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文化课成绩,把精力都放在文化学习上,她们上体育课有的是迫于纪律,有的是为了从紧张的文化学习中得到暂时的解脱,忽略了体育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如果没有体育考试,可能连起码的体育活动也不乐意参加,能躲就躲,导致体育课上常出现见习情况,这样一旦走出校门,可能就不会对体育有兴趣了。
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之一,如果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这样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
4 提高女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鼓励为主,尽可能地发挥女生自身的优势
生理及身体素质等因素决定了女生心理上的畏惧感,通过一定形式的鼓励,可能激发她们勇敢拼搏的精神,克服她们的不良情绪,比如,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还可以与男生进行优势比较,讲明女生在好多活动中比男生要有优势,如女生的柔韧性,协调性,这样工作长期做下去,就会逐渐改变她们的不良心态,使她们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使她们更加热心地上好体育课。
合理安排体育教材和运动负荷
理论分析
合理安排教材和运动负荷可以提高女生对体育的兴趣,要做到合理就要从女生本身特点分析找对策,比如女生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较差,运动量比男生要相对安排少一些,女生的肩部教窄,手臂力量较弱,做一些支撑及大幅度动作较吃力,学习这些动作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并给予必要的保护措施。
实践操作
为了提高体育兴趣,找出符合女生运动的项目,我在高二女生中做了一次调查:
表1:女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调查统计表(人数:227)
人数 百分率 排位
篮球 48 21% 3
排球 14 6% 4
足球 5 2 % 6
乒乓球 60 26 % 2
羽毛球 90 40 % 1
田径类 10 4 % 5
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羽毛球其次是乒乓球和篮球,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开始注意研究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以她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努力地培养和激发她们的体育兴趣,为今后健康、有序地进行体育教学做好准备,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和爱好活动的倾向,而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需要,需要能引起动机,动机就能决定行为,行为也就促进了课堂的活跃气氛,达到教学目的。
实践效果
根据学生想提高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水平的这种心理,她们在练习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步法、挥拍等技术动作时,很乐意完成给她们安排的一些上肢、下肢及腰腹的力量练习。由于她们自己愿意练,所以练习效果就自然好多了,用学生的话说“感到自己身体柔韧性,力量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就拿跑800米来说,现在跑下来感觉比以前轻松了许多。”还有的学生说“800米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是很枯燥,我还是讨厌跑,练习羽毛球和乒乓球几十分钟我都不怕,我都不会感觉到累。”其实打羽毛球和乒乓球的长度会大于800米,因为她们对这两项运动感兴趣,所以感觉不到枯燥,也感觉不到跑完步的那种累,通过考试对比,能够体现出女同学的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表2: 07年女生800米考试数据统计表 08年女生800米考试数据统计表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优秀 12人 优秀 27人
良好 37人 良好 53人
合格 103人 % 合格 112人
不合格 75人 % 不合格 35人
组织教法得当
组织教法得当是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基础,通过教学发现一节课如果教法组织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反之如果教法组织不当的话,即使是游戏等一些学生爱玩的运动,学生练习起来也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气氛,这样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练习羽毛球低手击球时,我先是让学生进行徒手练习击球动作,然后再把女同学分成2到4人一组,用低手击球方法,自由发挥,互相面对面低手传高球,使大家慢慢找到感觉,对于那些击球不远或不高的学生就自然会产生一种想学习规范动作的想法,其次是竞赛的方法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竞赛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提高学习热情,还是营造快乐氛围,竞赛性方式总是最有效的,但是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有时也可以采用团队作战的方式进行竞赛。
改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女生上课兴趣的保证,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她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伤害,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好处,特别是高中女生,她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对男教师即渴望关心又希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男教师在和女生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学生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会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练习当中,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习效果自然会好了很多,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会特别注意,因为我毕竟是老师,所以我会自愿的增加对自己的难度,好让学生心理能够得到平衡,比如在羽毛球比赛的时候我会让两个女同学一起和我进行比赛,或者是减少学生的分数进行比赛。
5 结论
在体育教学中对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只有真正的了解高中女生体育兴趣淡薄的原因,才能够根据不同的因素找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抓住女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选择她们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这样才能提高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她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 参考文献
董杰: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及对策.内蒙古教育[J] 2004年7月
女子体育卫生论文范文 第六篇
学生的体育兴趣如何培养的论文
[摘要]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越来越激烈,个人实力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的好坏,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体育兴趣 培养
前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本文试图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剖析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因素,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加以参考和指正。
1、了解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广泛性: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很感兴趣。学生进入高校后,挂的大学的牌子、中学的形式、小学的内容,试想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怎么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又怎么会高呢?学生是希望能够广泛在校园或社区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
选择性: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而不是整天和小学体育课一样几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不是要他们参加世界高水平的比赛,是为了有个良好的身体,更好地去进行学习和工作。
深刻性: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较为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他们更加希望能够借助体育活动来结识更多的朋友,更加希望能够学会欣赏高层次的体育运动,更加丰富自己的生活。
连续性: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小学阶段便有了,到了初、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忽缺重要环节。
2、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加上这次上海推行的二期课改,让不少教师不知道该怎么教?到底要教给学生是个什么样的水平的内容?不少公开课也是走形式,不注重内容的实用性。有的干脆是只要学生“玩”得开心,不管他们有没有掌握好该掌握的技能,有的甚至不安排有运动技能的运动项目说是“淡化技能”,试想没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做基础,谈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其一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漠,可以说学生就没有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其二由于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会“玩”;其三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教师因素
传统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再加上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有些体育老师甚至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结合日本的教学模式看看,日本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教师的地位非常之高,教师的收入也是属于中等偏上的,所以教师才能安心地备课,进行学术的研究,对于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是做得很细。而中国目前经济远远落后与日本,教师的地位偏低,教师的待遇也是偏低。所以不少教师不安于现状,课余还要经营自己的事业,自然精力就不够了,备课、研究等就根本不用谈,更加不用说是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了。
3、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兴趣要靠老师去创设情景,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高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息灭。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结论: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要如痴如狂地从事体育运动的现象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没有兴趣,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孔子亦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
参考文献:
[1] 体育教学.1《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探析》王国林
[2] 中国学校体育.1《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陈祥宝
[3] 体育教学《浅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崔雅玲
[4] 学校体育《学生气质差异与体育教学》xxx
[5] 《心理学》 1994年新世纪出版社
[6] 《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教育学刊 02
[7] 体育与健康王占春 耿培新
[8] 体育教育《体育教师要学会运用”宽容“》
女子体育卫生论文范文 第七篇
【摘要】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学、老师更好的教,使他们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新世纪的考核评价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体育课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成绩考核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
一、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的局限性
由于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只重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只重视期末成绩的考核,单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只重视达标和技能评价,忽略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因此,以往的体育教育评价,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体育考试失去意义,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折,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2.评价最终成绩
只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评价和诊断性评价。造成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3.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由老师一人说了算,由于学生很多,教师不能一一做出准确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二、新课标对成绩考核评价的全面性
1.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1)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2)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3)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2.教学评价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但从根本上说只有两大功能: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管理功能是指通过评价鉴定教学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强调管理功能,评价的目的主要用于鉴定、区分、选拔人才的。现代教学评价越来越重视评价的教育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和激励功能,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新课标明显淡化了竞技技术体系,侧重在学生学习动机、进取精神的培养,把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内容的要求合并在一起,对教学内容只提出最低的技术要求,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高成绩。
3.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
新课标除了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外,还将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练习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纳入到考核评价之中。这样使一些本身身体素质较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先天条件好,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认识到:先天的条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4.强调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往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老师只看试卷的成绩,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理解。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以至于对于常见的中暑等疾病也无所适从,学了十几年的体育仍然不会看体育比赛。那么,“新课标”更强调的是理解、运用和实际操作,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5.强调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就好比金子埋在土里,如果不被人挖出来,哪怕你再值钱,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新课标”不是注重运动技术水平掌握的高低,而是注重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6.强调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以往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终结评价”。此种评价方法,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学生在态度、表现、关心、知识等内容方面的情况无法体现。70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过过程评价理论,过程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单元结束和一个系列教学活动结束均要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课堂表现、技术掌握、运动成绩等),只有将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评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7.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只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才有正确的评价,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可以成立评价小组,对每名学生的成绩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体育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做最终的评价,使得这项工作更加民主、客观、公正、合理,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
新课程标准评价的理念是改革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方法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所谓“我参与,我成功”。注意以人为本,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女子体育卫生论文范文 第八篇
摘要: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具体活动的方向和强度,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心理素质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和体育技能素质不同的情况下,有体育兴趣的学生较无兴趣的学生活动效果更优。体育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
关键词:体育兴趣;影响;培养;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1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
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就是学生被某项或者某类的运动项目吸引,迫切需要去学习或者练习它的动机。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育需要,就会产生渴望学习或者参与体育活动的极其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和学习的热情及意志努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充分满足学生这种体育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数量
一个好的体育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通常娱乐性,趣味性越强,竞争性越激烈,越受学生的欢迎。教材内容的数量也关系到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在一节技术训练课中,新讲授内容以少为好,这样可以减少记忆的理解过程,增加练习时间,增添学生的亲身体验。反之,在一节训练课中教材内容较多,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学生难以掌握,学生会因劳而无功而丧失兴趣。
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
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与其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关。针对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形成不在于对知识掌握的广度上而在于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上。即对技术掌握的水平越高,越能体验出某个技术动作的趣妙来,从而对某项技术感兴趣。
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育学和心理学普遍认为:在体育教学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学生在体育课获得快乐。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特别是通过自己一番辛苦后得到的快乐体验,才能做到“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从而喜欢学和乐于练习,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加强、巩固。
课的类型
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与课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普通体育课不及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因为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多而练习时间短,又难考虑到直接体育的需要,因而不利于培养体育兴趣;专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对某一内容进行较长时间的练习。在学习过程中使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断积累。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兴趣的发展。
授课方式
我们说的授课方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为主,还是以“练”为主。以“教”为主是把体育课过多地等同一般文化课(仅有室内和室外之分),过分强调一般教育学的规律,而忽视了体育运动所具备的特殊规律。以“练”为主是指在正确地应用一般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强调遵循和运用训练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使体育课更多接近训练课而不是一般文化课。
- 上一篇:物业卫生通告范文怎么写(优秀19篇)
- 下一篇:班委研究报告范文格式(优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