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优秀2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一)

作业是教师教的反馈和对学生学的评价。课标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可是目前我们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是注重结果型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翻开数学作业,除了“红红勾”就是“大大的叉”,数学似乎真的变成抽象的“数学王国”了。为了给数学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我在批改作业时都会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在作业本上写一段评语。如“你进步了,继续努力。”“你的计算还有待加强,老师相信你细心一点一定没问题。”“你的基础较差,但别灰心,找老师帮助,我会很乐意效劳的。”……这些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二)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课伊始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对学生整节课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很多,但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以“集合问题”为例,教材以三(1)班学生参加跳绳、踢毽比赛为情境,虽然贴近学生的生活,但趣味性不强。我在上这节课时采用了这样的情境: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学生马上被有趣的问题吸引,有的低头思考,有的跃跃欲试把手高高举起。学生的回答也让大家兴奋不已,“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妈妈是女儿的妈妈,妈妈是姥姥的女儿,女儿是妈妈的女儿”,“妈妈既是妈妈又是女儿”。从而成功引起了学生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也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三)

1.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树立学生自信心

高三阶段,不仅仅是孩子在高考,父母也在一起经历着高考,也会紧张和焦虑,有些甚至会表现出一些反常的行为。例如,有的父母在孩子高三这一年去除所有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只让孩子学习;有的父母则每天给孩子做大鱼大肉,生怕营养跟不上;有的父母还会贴一些横幅和标语,给孩子加油打气……虽然这些行为都是关爱的表现,但往往却适得其反,徒增他们的压力。所以,身为高三老师一定要加强与学生父母的沟通,告诉父母他们孩子的基本情况,给他们一些建议,并传授一些应对孩子异常的经验。首先,老师要帮助父母做好他们的定位,就是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及时疏导他们不良的情绪,做他们最坚强的保障。其次,老师给父母一些合理的建议。如,不能只让孩子学习,要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能一味的大鱼大肉,要注意荤素搭配,也不能纵容某些学生不吃饭的行为;在家的时候表现自然一些,不要太生硬,让孩子感觉舒适即可等等。最后,父母发现孩子异常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理解和宽容,多给孩子一些正能量,用“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就是胜利”等亘古不变的道理鼓励他们。老师和家长协力做学生调节情绪的辅助者,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的爱和关心,继而树立自信心,不怕困难和失败,并一直坚持到最后。

2.规划好复习进度,“重基础,抓两点,稳节奏”

高三阶段的数学主要是夯实基础,由点及面,进而实现成绩质的飞跃。任课老师要规划好复习进度,以多年备战高考的教学经验为基础,针对新一届高三学子的特点,整体备课,做出初步的工作安排,并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针对性部署,保证备考工作的高效有序。本组内各位数学老师,以及不同学科老师之间也应该多沟通比较,班级和学科之间虽有差别,但总体的结构组成和发展特点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老师之间的交流也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后,才能更好地融会贯通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点,收获“1+1>2”的共赢局面,帮助所有高三学子考出优异的成绩。具体到实际的授课方面,要做到所谓的“重基础,抓两点,稳节奏”。首先,应当重视课本基础内容。从往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分数分布情况可知,一元二次不等式、基本函数、数列和三角函数等基础知识所占的比例是大于80%的,且在解析几何等答题中也是存在很多得分点的,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是高考成绩最重要的保证。因此,要保证把必修和选修课本给学生整体梳理一遍,做到条理清晰、思路明了,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其次,要突出高考数学复习的重、难点。让学生抓住重、难点,可以避免学生盲目使劲,复习费时低效。最后,要稳住高考数学复习的节奏。班级整体复习节奏和个人的复习速度是不同的,老师应该做整体的速度调节器,在把握好班级整体稳步发展的同时,兼顾好有特殊情况的个别学生。

3.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守好最后阶段的冲刺

经过一轮复习的夯实基础,以及二轮复习的查漏补缺,高考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连空气中都飘荡着紧张的味道。高三数学的备考也到了最后的阶段,这个时候虽不至于盖棺定论,但也有点儿木已成舟的意思,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舟”。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据高三以来的表现和成绩,帮助学生给自己准确定位,做好最后的冲刺。不同的定位也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针对数学复习优秀的学生,建议每天做一些题保持题感,主要温习那些错题和易错题,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其他薄弱的学科。针对复习良好的学生,建议不要再钻研难题和偏题,应该注意查漏补缺,在相对短板方面多加力,多总结失误的原因,合理分布做题时间,减少技术型失分。针对复习不太理想的学生,要进一步加强数学的基础复习,确保拿到这些基本分数,尽量让数学短板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定下符合自己知识水平的目标,既不要过分羡慕别人的分数,也不要对自己盲目乐观。尽量帮助学生保持稳定的心态,不要被毕业季的种种浮躁情绪所感染,要做到心中有数、尽力而为,守好最后冲刺阶段。总之,高三阶段的学习是决定学生高考成绩,甚至是学生人生未来的重要因素,所有老师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的高考保驾护航,不辜负学生的辛苦付出,让家长脸上的笑容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周文英.高三数学总复习中的引导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2):110-112.

[2]张海华.高中数学总复习的有效性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3]王丽芝.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使用学案的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4]张心心.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杨珍.高三数学自主性复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阅读次数:人次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四)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将具体的数字转换为某一种形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描述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因为数学学习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数学用语和符号,均具有一定抽象性和特殊性,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若能够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法,将数学知识转换为图形,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具体画面,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或语言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形,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开展一位小数的学习过程中,要能够使学生通过最直观的表象来理解该小数的具体含义。针对这一知识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培养学生将具体的数字转化成为图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日后遇到其他数学难题的时候,能够通过图形来解决,同时也培养的学生的数感。在第一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理解这个小数的,这能够使老师事先了解学生的想法,同时也有助于下一步绘图工作的开展;第二步,老师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发一张画有一个正方形的纸,让每一个同学通过在该正方形内部进行图画,表达出自己心中的在该正方形当中的具体表现方式,并且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第三步,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在这张表示“单位一”的正方形当中,涂出表示的具体方格,并且为学生展示其它小数所表示的方格数量,归纳总结这一类小数的特点和还以,让学生通过涂方格这一方法,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具体的图片,更加了解了想要表达的具体意思,同时也为同学提供了一种利用图形来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其几何直观能力的增强。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五)

摘要:小学数学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帮助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应用等多方面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多元化教学进行充分的体现,能够更好的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度优化,是义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教学方式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化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打破了传统教学弊端的同时,还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教育,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较为简单,大多为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多是被动式的学习,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

1.2较少课堂互动环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只是单方面讲解教材的内容,缺少课堂互动,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盲点,缺乏学习的着手点,从而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1.3缺少实践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公式以及例题进行讲解后,只是给予学生几道习题进行练习,却并没有针对课堂讲授内容留下相应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巩固,随着课程越来越多,学生容易将所学内容全部忘记,最终无法达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多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2.1有利于掌握学生心理特征:

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前要制定良好的教学方案以及拥有充足的知识量,通过将不同的教学方案应用在课堂中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更喜欢的教学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尽快的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2.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十分单一,课堂氛围呆板,对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并不大。通过运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例如在进行图形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加入相应的动画和文字,能够让学生拥有直观感受的同时,更好的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着良好的作用。

2.3有利于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

3、多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3.1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能够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情景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过在情景教学法运用前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他们能够很快的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教材内容的展示,再配合教师的语言讲述,来达到情境教学目的,然而这种教学方式缺少一定的互动性,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事件相结合,即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情景展现,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在轻松的游戏环节中实现教学目的。

3.2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合作学习法就是学生之间通过相互配合、合作的方式进行数学内容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很快让学生融入到相互合作的氛围中,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只要针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指导即可,帮助学生解决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即可,剩下的内容全部由学生们进行完成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例如:在求圆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分组,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平均分配,并且在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工,也就是分别对圆形的直径、周长等进行计算,求出各自的对应值后,再进行面积的计算。通过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学案导学法的应用:

学案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即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学案的设计,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教学学案来进行自我学习、相互讨论以及知识巩固等方式,进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学案导学法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学生则为主体,通过适当难易程度的教学学案,可以促进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展现,学生也可以通过积极地讨论与研究,确定最终知识内容。教师在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即可。在教师指导完毕后,再配以课堂教学的练习,能够对学生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巩固,从而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重点。结束语: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拥有新的认知,所以在运用多元化教学时,一定要将“多元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有效的挖掘学生的潜质,提升小学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xxx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N]。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78-80。

[2]石芳。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才智,2014,13:61。

[3]陈保平。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200。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六)

摘要: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其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数学;教学质量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例如从求出几个数各自的“倍数”从而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总之,把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如此循环往复,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

3、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如一年级小学生初学数的大小比较。是用小鸡小鸭学具,一一对比。如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第二只小鸡对第二只小鸭,……直到第六只小鸡没有小鸭对比了,就叫小鸡比小鸭多1只。又如二年级小学生学习“同样多”这个概念也是用学具红花和黄花,学生先摆7朵红花、再摆和红花一样多的7朵黄花,这样就把“同样多”这个数学概念,通过演示(手),思维(脑),形成概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这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效果好,印象深、记忆牢。

4、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适应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用“变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之后,我经常变换概念的叙述方法,让学生从各个侧面来理解概念。概念的表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质数,可以说是“一个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有时也说成“仅仅是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倍数的数”。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叙述都能理解,就说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是透彻的,是灵活的,不是死背硬记的。有时可以变概念的非本质特征,让学生来辨析,加深他们对本质特征的理解。

二、有效巩固概念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概念,而且还要使学生熟记并灵活地运用概念。我认为概念的记忆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并做归纳整理,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

1、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

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

2、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用心讲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实双基的前提,又是使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胥宝凤。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浅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6):21—22

[2] 熊玲。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体会[J]。新课程(中)。2011(07):23—24

[3] 黄秀玉。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中)。2011(03):15—16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七)

1.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创造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新颖的教学情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技术以丰富的图像内容以及真实化的情景设置对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刺激,从而通过这种形式为小学数学教学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在课堂上对于某一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图像、音频以及视频,对该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使学生对其有充分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进行提高,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

2.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于知识形成有明确的了解

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展示,从而使得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够被学生直观地了解。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得以提升,同时也使得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进而加深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角”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角的组成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不同角度的“角”进行说明,引导学生观察角与边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角的理解。以上可以看出,在教学的时候,数学知识中很难进行讲解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容易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抽象知识的具体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

3.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准确理解的知识内容。但很多时候,这些数学知识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工作的时候,将课本上的重难点用多媒体技术标注出来,以便学生加深理解,促进对这些数学知识的消化。另外,由于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不仅需要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还需要对数学中所体现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进行学习,从而对数学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中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性进行详细说明,使人们在学习时,可以清楚了解这种联系性,进而为实际生活寻求助力。综上所述,在数学学习中,由于有很多知识比较难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遇到阻碍。因此,需要积极引进多媒体技术,对教材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另外,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声、画,对课本上的抽象知识予以具体化,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差,对于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多样内容不能很好地选择,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度,注重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实效性,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滥用的情况。

阅读次数:人次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八)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推理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使其在面对其它问题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直观推理能力一直是数学学习者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并不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画一些示意图或者一些线段,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数据通过构图来直观反映。因为这些线段的添加,只是关注了图形的局部特征,并没有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是存在一些片面的特性。因此,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直观推理能力当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的各个步骤中渗入直观推理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积极、独立分析问题,用创造性地思维去理解问题,鼓励学生在遇到一个陌生题型的时候,能够通过几何图形的构建,来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问题所要表达的具体意思,使得推理的过程更加丰富,得出最终的结论。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九)

学生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才能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亲手做一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这一课时,首先为学生准备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以及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给图形分分组,学生兴致很高,分几组的都有,而且都说出了自己分的理由。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按自己的要求去分,并观察分在一组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点,然后师生交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拼成教师出示的图形,让学生明白这些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就掌握了数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

过去的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直是教师讲课,教师批改作业。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应该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人的作用。教师可以改革作业批改的形式,不再让学生的作业是一人批改,一人评价。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作业评价的形式,尝试进行如下一些批阅的形式,提高批阅的效果。

1.自己批阅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可以将最简单的计算题或者填空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自我批改评价。

2.相互批阅教师可以让同桌相互批改作业,对课堂练习的题目,让学生共同批阅,共同订正。

3.小组互评教师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后,让组长确定答案的结果,开展小组内互评的学习活动。

4.师生共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做题目,找学生板演,然后展开班级讨论,教师再讲解思维过程,评价计算结果。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大量习题,分解成不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来完成,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创新发展,在师生共评xxx同提升能力。这样多种形式的作业批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深入研究教学,积极思考与实践,反思教学过程,通过总结、改进,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效率。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一)

生活化教学策略主要是指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结合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小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与掌握小学数学知识的基本原理与运用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数学素材,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用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简化,促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点,最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由此学习与巩固知识,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二)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知识的内在的本质的认识,是对数学知识内涵做出的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概括,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学生的数学思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考信心、创新行为.只有当学生数学思维有胆量时,才会有新意,才可能具体地外在地反映到数学方法上的创新上.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各自不同观点和方式解决问题时,激起大家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顺逆、对应、转化、归纳、分类、对比、类比、分解、组合、发散、聚合等,要随时借助具体的数学材料适时点拨和启发.如7×□=56、(□-7)×5=10一类问题,可引导学生顺推、逆算解决.教师的作用是启迪学生在思维的路上不断前进,促进学生在前进中灵光闪现.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三)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其可能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在实习中,我发现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存在,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还是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时力求获得标准的唯一的答案。儿童过早的、过度的被老师按在数学的符号堆里,整天做数学题,但不知数学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因此,在现实中遇到数学问题时不会解决,只是学了一些死知识,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可能性

当前小学数学的新教材与以前的教材有着天壤之别,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相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他们提供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其实数学本来就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例如,在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第七册《教育储蓄》一节,课后设计如下练习:为了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设立了助学金贷款,助学金贷款分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种,贷款的利率分别为,,,,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某大学一位新生准备贷6年期的款,他预计6年后最多能一次性还清20000元,他现在至多可贷款多少元?这个例子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银行贷款的问题,体现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密切联系的特点。教学中选用类似的习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学习过程。儿童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就是生...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四)

小组交流时有的学生看到自己的答案与别人不同,会因为缺乏自信不加思考地改掉自己的答案,将错误掩盖起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教师要在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交流时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发现问题,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抓住学生的错误,把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以“沏茶问题”为例:星期天,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小明: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教师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图片摆一摆,算一算,看看最快几分钟能让客人喝上茶。学生独立探究之后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最快需要11分钟,一种是最快需要14分钟。教师选了两个代表把摆图片的过程展示在黑板上。两种方法相比,摆的过程一样,计算方法却不同,哪一种正确?为什么?怎样摆才能一下就看出用的是11分钟呢?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展示正确的摆法,而是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比、质疑、发现。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五)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创新形势下的课程标准已经逐渐落实,相比于以往的教育机制,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能力,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进而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准确定位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开展更加高效的课堂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因此数学基础教育质量极其重要。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有效提高,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加强学生对于理性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同时还能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

1、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学生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在6周岁左右,该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故事的兴趣比公式的兴趣大的多,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先了解该节课程涉及到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不要认为数学是很难理解的课程,让学生在更加放松的心态中去完成教学任务。传统教育中,数学教师都会给学生大量的题目来巩固知识点和公式,部分学生在还没有完全理解课堂内容时就开始做题,答案准确率肯定很难得到保障。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先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再开始做习题。同时,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提问和解疑的时间,教师在和学生的问答互动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度和敏感度。

2、积极开展数学情境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的开展必须要有严谨的逻辑性作为支持,如果教师只用数字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无实物情境下的运算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个运算在生活中的价值,而且单纯的思维计算会对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困扰,小学生更倾向于涉及到生活经验的数学情境模式。教师在开展运算知识点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水果来创建情境教学的条件,将水果的价格和数量制定好,让学生随意取用一部分水果来计算这些水果的总价格。学生在计算水果价格的时候会减轻对数学的抵触,把思维的重点放在水果的种类和形状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分组计算的同时查看学生对于价格结果的讨论情况,发现公式以及口诀上的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记乘法和加法的运算规律,减轻公式记忆法的枯燥和乏味,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质很强的学科,解题过程中需要对课题内容及运算方式进行思考,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掌握,教师应提前告诉学生即将学习的单元和知识点,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更有信心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陪同家长购物时关注买卖运算的方式,然后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理解和发现的问题进行阐述,教师可以在与家长互动之后将学生反馈的问题一一解答,并就超市买卖中遇到的问题和课本上的知识点有效结合,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运算公式的印象,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更加高效。

4、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数学并非一种固定思维的学科,很多数和图形的运算都不止一种解题方式,虽然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其过程有着很灵活的多变性,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解决问题。教师在发现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同时,应该首先询问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否则很容易打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尽量使用解题方式不唯一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之后的课堂小组讨论中也能更加用心,有助于活跃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做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综上所述,学生对于科目的兴趣和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优秀。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数学概念、课堂情境、课前预习以及思维扩展带来的高效影响,为学生探索欲和求知欲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小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三”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1):21~23.

[2]潘海燕。探究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72.

[3]王粉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6.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六)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配合来共同完成。尤其是在讲解后的练习当中,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促进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沟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练习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分组和结合。做好小组的分配组合,使小组中即有先进也有后进,既有引导者,也有学习者,同时,选出有责任心和领导力好的学生来担任组长。使小组学习分工得宜,各司其职,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帮助,通过共同完成数学问题、解答数学疑惑、探究数学奥秘,来加深数学学习印象,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吸收。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七)

1.实效性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当多媒体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时,需要充分考虑多媒体的实效性。由于多媒体中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对于学生的视觉等感官都造成强烈的刺激,因此,在教学中对这一技术进行积极的应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大多比较小,自控力较差,容易受到多媒体提供的多样信息的影响,而忽视了多媒体的学习功能。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时候,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多媒体的教育功能上,避免出现学生在学习时,对于多媒体提供的画面过度依赖,而丧失积极思考的能力。

2.融合性

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要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进行多样化的授课。如在进行几何图形学习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图形的变化趋势,之后再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图形的变化。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图形的变化趋势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就更可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印象。通过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融合,使得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得以弥补,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目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八)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是为了计算而计算,考试而考试,并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此我们要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要让我们的练习走进生活,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练习。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画了一个大长方形,学生站在长方形的四周,中间放一个脸盆,让学生投沙包,看谁投得准。投着投着,有的学生提出了意见:“老师这样不公平,离盆近的同学就容易把沙包投进去,离盆远的就不容易投进去。”这时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大胆思考:“你们想用什么公平的方式,让大家都能投进去呢?”有的学生说:“我们玩过丢手绢的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圆,每个人离盆的距离一样,就公平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圆的问题,并在无形中找到了圆的一些特点。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尝试,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如学了“百分数”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老师想买一件羽绒服,甲商店降价9%出售,乙商店打九折出售,丙商店是买一送一出售,你们给老师出出主意买哪个商店的便宜?”学了“度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假如考试需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可是你的直尺摔坏了,0—2刻度没有了,你该怎么办?还有一些购买、乘车的练习,课标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联系生活的练习。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练习与实事联系起来,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十九)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十分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正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思维构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决定了数学教学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而计算机具有创设教学情境的优势正是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需求。首先,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能使数学的实验空间大大拓展,为变式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其次,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动画背后蕴含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从控制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导者,使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的参与者。而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多媒体与交互式教学应用逐渐深入,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教师的因材施教效果得以提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篇二十)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客观认识规律,另一方面数学问题生活化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内容陈旧,明显落于时展,并且教学手段单一,粉笔和黑板是教师唯一的辅助工具,课堂效率普遍偏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已开始为小学课堂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整合上要注意两点。其一,数学教学素材要以实效性为前提,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材料,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多元化的优势。其二,教师要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通过两者整合让教材真正“活”起来。例如在《简单的统计》这一小节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让同学对“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做一些调查,并将资料加以整理在课堂上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由于学生亲身参与了资料收集的全过程,便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形式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提倡小班化教育,这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了新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课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是社会调查来完成课程学习。这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将数学课堂延伸到课外,对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这一小节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帮助学生认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并总结各自特点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并要求学生通过拖曳图形完成拼图任务,或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完成作品。互动游戏式教学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作为重点,教师从中起到引导作用启发学生主动对直观形象进行客观规律总结。教学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信息丰富、形象直观、读取方便的特点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更加高效,是一种促进课堂模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三)教学方法的整合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方式较为单一,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形式还未提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过程的重要性不被重视。然而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开放化与全球化成为学生学习的新需求,一方面学生更加重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实践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交互式和多媒体化的教学方法已逐渐推行到日常教学之中。因此,小学教师要及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前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要求。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刚接触除法不久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课堂练习,让计算机对学生的作答进行评判。同时计算机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解题过程将解题思路的指导意见显示在屏幕上,从而起到交互学习的作用。这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教师更方便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分层次教学。